大公產品

首页 > 简体站 > 正文

金融穩健/港銀資本充裕 毋須設壞賬銀行

時間:2025-08-18 05:01:49來源:大公报

  圖:阮國恒重申,壞賬銀行的概念不適用香港銀行現況。\資料圖片

  早前有外國傳媒引述消息報道,指部分本港銀行正討論設立「壞賬銀行」的可能性。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恒表示,壞賬銀行是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提出的「處置機制」(Resolution Regime)工具之一,旨在當一家銀行面對倒閉危機時,將其不良資產和壞賬剝離,作為銀行重組工作的一部分。他重申,香港銀行擁有強勁的盈利能力,資本水平充裕,不良貸款率也不高,壞賬銀行的概念並不適用。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多國政府不得不動用巨額公帑來挽救陷入困境的「大得不能倒」金融機構。全球金融危機後,國際社會達成共識要推行一連串改革,而「處置」即為其中重要一環。處置是指由處置機制當局介入,確保以有秩序的方式處理金融機構倒閉的程序。

  金管局總裁余偉文上周三(13日)撰文闡釋香港的商業房地產信貸風險管理時也曾澄清,設立「壞賬銀行」是當銀行資產負債表出現嚴重問題時的非常之舉,完全不切合目前香港銀行的穩健經營、財務實力雄厚的情況。

  不良貸款率僅1.97%

  金管局資料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本港銀行的特定分類貸款比率(相當於不良貸款率)為1.97%,與3月底的1.98%相若。阮國恒表示,除了銀行的資產質量,貸款總額的變化也是左右比率走勢的因素之一。貸款總額是用來計算不良貸款比率的分母,而分子則是需減值貸款。在2022至2023年期間,本港銀行貸款連續3年萎縮,分別按年下跌3%、3.6%和2.8%,而在今年上半年則較2024年底增加2.5%。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