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简体站 > 正文

港拓國際黃金交易中心 發展方案年內公布

時間:2025-08-18 05:01:47來源:大公报

  圖:特區政府正致力推動香港發展成為國際黃金交易中心。

  【大公報訊】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日發表網誌,提到多項香港在區域貿易格局重塑下的新機遇。其中,自今年1月,香港成為LME許可交付地點以來,在短短7個月時間內,8個獲批認可倉庫已全數投入營運;至8月初,已有超過8000噸的LME註冊倉單,支持LME合約交割。他又透露,特區政府亦已成立專責小組,檢視與黃金金融交易相關的各個範疇,推動香港發展成為國際黃金交易中心,包括支持實體的黃金交割,將在年內公布有關方案。

  內地企業出海 港成首選平台

  陳茂波指,國際地緣局勢持續演變,市場觀望美國及俄羅斯領袖會面後的形勢變化。與此同時,美國關稅措施將繼續遏抑環球貿易表現,而關稅政策的不確定因素也可能困擾企業信心、投資和供應鏈。他表示,供應鏈的整合和貿易形態的重塑,會為香港的貿易、航運、金融,以至專業服務等帶來新的發展契機。舉例說,大宗商品,特別是有色金屬,對全球各國的工業和產業發展舉足輕重,也支撐着全球一半的航運貨量。

  另一個正在積極推動的領域是跨國供應鏈管理中心。陳茂波表示,隨着全球供應鏈和貿易的重塑和整合,加上內地產業自身的升級轉型,以及國家高水平雙向對外開放的發展戰略,大量內地企業正加快部署「出海」,包括在「全球南方」和「一帶一路」地區布置產業鏈和供應鏈。他認為,對於這些「出海」企業來說,香港國際資金匯聚和自由進出、金融服務蓬勃和全鏈條、機場和港口高效通達全球,貿易網絡匯聚了全球的供應商和採購商,以及熟悉國際業務的專業力量,均極具吸引力,是他們設立境外財資中心和跨國供應鏈管理中心的首選平台。

  陳茂波表示,為了更好發揮這個平台功能,投資推廣署和香港貿易發展局已聯手建立高增值供應鏈服務機制,為欲通過本港「出海」的企業提供一站式諮詢服務。香港生產力促進局、香港出口信用保險局等機構亦積極參與其中。

  出口貿易方面,陳茂波指,在地緣政治和關稅戰正重塑國際貿易格局和供應鏈布局的背景下,本港作為貨物的中轉港,最近幾個月的商品貿易均錄得按年雙位數百分比的增長。這一方面固然反映部分出口商或趕在關稅戰暫緩期間提前出貨,但另一方面,亦折射出轉變中的國際貿易格局,特別是區域貿易合作深化帶來的機遇。他舉例稱,今年上半年,香港對越南和馬來西亞的整體貨物出口增幅分別超過五成和三成;而從這兩個地方進口的貨值亦分別增長約七成和三成。事實上,作為本港第二大貿易夥伴的東盟,所佔香港貿易總額由2021年的12.1%,上升至今年上半年的14.8%。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