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简体站 > 正文

焦點新聞/奇觀,西貢六角柱 遊客:震撼!

時間:2025-08-13 05:01:58來源:大公报

  圖:西貢六角形石柱群,奇特的地貌引人入勝,遊客參觀後高呼景觀十分震撼。\市民王小姐提供

  香港這個繁榮的國際大都會,不僅具有獨特人文風貌,更擁有珍貴的地質資源,當中包括位於西貢的六角形石柱群。這裏作為香港世界地質公園的核心地質遺跡,吸引越來越多遊客。不少遊客在網絡上分享、點讚、推薦,對香港有如此美景大為驚嘆,深感震撼。

善用天然資源,推動文旅發展。民建聯倡議在香港世界地質公園基礎上與內地省份聯合申報「中國流紋岩」世界自然遺產,打造有國際影響力的旅遊景點,並呼籲特區政府完善配套設施,提升遊客體驗。\大公報記者 義昊、李慧妍、曾敏捷、盛德文

  六角形岩柱是如何形成?原來距今1.4億年前,地底岩漿和火山活動非常活躍,熔岩伴隨熾熱的火山灰流噴湧,覆蓋地表,形成火山熔岩層。熔岩層在冷卻成岩期間,會出現非常規則的收縮現象,也就是今天所見的六角柱狀節理。而香港擁有的面積達100平方公里的六角形火山岩柱,是世界上覆蓋面積最大的地區。

  香港獨特的自然景觀吸引越來越多遊客慕名而來。市民袁小姐時常探索本地不同自然美景,日前她在西貢拍攝了壯觀的六角形石柱群,在社交媒體引發不少網友關注與討論。她表示:「沒想到在香港這樣的國際大都市,竟隱藏如此獨特而豐富的自然景觀,親眼所見真的十分震撼。」她補充說,照片上傳後,許多人紛紛詢問具體位置及前往方式,但由於該地交通不便,較難到達,「希望政府能完善相關配套設施,讓更多市民和旅客親身感受這份大自然的魅力。」

  學生夜遊東壩觀星:好迷人

  大公報記者昨日在西貢石柱群附近的北潭涌遇上兩位中學生,正放暑假的阿甘和阿凡昨日特意結伴步行到東壩觀賞流星。望着徐徐在海上升起的明月,兩人興奮地向大公報記者表示,不時會來西貢行山,來了不下十次,今次是第二次行夜山來東壩觀流星,今晚的月色特別圓特別靚,「香港有好多好靚嘅山光水色,不但日間的風景好美,夜晚亦好特別、好迷人,非常適合觀賞燦爛的星河,海外遊客未必知道,希望政府可以加強宣傳。」

  事實上,香港在地質保育領域的努力與成就持續得到認同。據資料顯示,早於2011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設立中國香港世界地質公園,2015年更名為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2022年10月,西貢早白堊世酸性火成岩柱狀節理(六角形石柱群),入選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全球首批100位地質遺產地名錄。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李世榮昨日聯同港區人大代表黃冰芬、中國地質調查局南京地質調查中心研究員邢光福及多位地區人士介紹,倡議在香港世界地質公園基礎上申報「中國流紋岩」世界自然遺產,打造具國際影響力與本土特色的世界自然遺產典範。

  聯手打造「中國流紋岩」遺產地

  沙田區議員楊英瀚認為,若成功將地質公園升級並完善配套,可帶動地區經濟與旅遊業,呼應「無處不旅遊」理念。西貢區議員莊元苳建議,在保護區內設立帶有3D或AI展覽館的遊客中心;亦可設立「中國流紋岩」展館及流動展覽車,鼓勵非牟利組織參與運營推廣,巡迴宣傳以普及地質知識。

  李世榮強調,申報意義在於強化國際影響力與城市品牌,促進旅遊及知名度提升;推動可持續發展與綠色低碳轉型;聯合內地多省份打造「中國流紋岩」系列遺產地,實現跨區域協作。他表示,萬宜水庫東壩近年成為熱門旅遊點,特區政府正積極優化交通配套,以應對旅客需求。他強調,申報聯合國世界自然遺產需在國家部委指導下,推動香港與內地形成協同效應,尤其可結合內地東南沿海流紋岩地貌的研究資源,強化「中國流紋岩」統一品牌的國際認受性。

  市民王小姐是行山愛好者,她贊成將西貢的六角形石柱群申報為聯合國世界自然遺產,認為對推廣香港的獨特地貌景觀,甚至推動綠色旅遊發展都有好處,並可做多些配套。「萬宜水庫東壩地質步道已經做得不錯,護欄、簡介都有,但可容納的人有限,是否可以鼓勵業界做多啲?」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