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MSCI首席研究官Ashley Lester於最新研究報告中指出,市場罕見出現「三重承壓」風險情景,主要受美股、美債和美元同時遭到拋售所驅動,預示今年下半年市場可能將發生結構性轉變。今年來美元兌發達國家貨幣累跌10%,兌新興市場貨幣則跌7%,同時美股於今年首季創下自1986年以來相對全球其他股市最差的季度表現。
相對之下,Ashley Lester認為,多個新興市場和歐洲股市的情緒有所改善,歐洲上半年表現優於美國,升幅僅次於1985年廣場協議簽署後的表現。新興市場股市在經歷了全球金融危機後的低迷走勢後出現反彈,這可能反映基本面的改善,新興市場企業債券的平均評級目前處於多年來的高點。
在此背景下,亞太區機構投資者和風險管理機構,應對全球投資組合的風險配置進行壓力測試,重新評估外匯對沖策略,並列出機構投資者和風險管理機構應密切關注的四項關鍵信號,以駕馭不確定的市場環境。四項關鍵信號包括:美元走勢、美股估值重置、跨資產相關性及私募市場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