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恒生指數昨日收市報24028點,全日成交金額2467億港元。\中新社
內地A股三大指數昨日下午轉強,帶動港股逐步走高,恒生指數收市升136點,報24028點。展望2025下半年,宏利投資對於亞洲長期前景保持樂觀,認為中國現時投資機會吸引。該行相信亞洲區內具備強勁的結構性增長動力及高度信心的投資機會,原因有四項:分別是人工智能(AI)產業,消費與醫療等主題的推動力強勁,加上區內出現通縮趨勢、各國央行採取相對寬鬆的貨幣政策,以及中國、印度與東盟地區經濟的多元化增長引擎。\大公報記者 李樂兒
宏利投資昨日發布2025年中期市場展望報告,於發布會上,該行全球新興市場股票首席投資官Charlie Dutton指出,中國經濟重心已向結構性轉型,包括加速AI本地化進程、財政支出擴大至國內生產總值(GDP)的4%,以及深化與東盟的貿易合作。儘管外界常聚焦於貿易摩擦,但真正的重點是中國推動科技自給自足、醫療創新及獨特的國內消費。
美息明年中降至3.5厘
他又謂,中國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支持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政策着力點清晰。值得注意的是,外部技術限制正倒逼本土創新加速,科技鏈建設更在孕育機會。同時,政策對提振消費,如新能源汽車、電子產品的支持效果顯著,內需已呈復甦跡象。
宏利投資管理資產配置環球主管、高級組合經理及亞洲區資產配置主管潘樂勤表示,儘管面臨地緣政治局勢和特朗普加徵關稅所引起的貿易不確定性,中國可透過推出財政刺激措施應對,加上預期美國聯儲局最快於今年9月或第四季起減息,美元轉弱將有利亞洲股市表現,因此對香港與內地股市持「中性」看法。
宏利投資又指出,隨着全球通脹壓力放緩,宏觀經濟前景仍受到政策不確定性加劇,以及對經濟增長路徑的分歧影響。在美國日益加劇的貿易摩擦及財政重心轉移,對工業生產、勞動市場與消費造成壓力,使美聯儲亦保持偏向「鴿派」,市場預期美國息口將於2026年中降至3.5厘。
潘樂勤指出,2025年大環境在短短六個月內急劇變化。年初時全球趨向同步放寬政策,現在因各國政府的決策已出現分裂,對全球貿易與資本市場產生連鎖反應。故此宏利投資對股票持適度「增持」看法,此前為「中性」,儘管貿易戰風險自4月初的高峰有所緩解,但全球增長放緩、貿易政策不確定性、通脹及估值偏高等因素仍存在。貿易政策引發的通脹風險未消除,信貸利差收窄,因此建議減持長存續期債券。
油金銅鈾長期看漲
大宗商品則維持「增持」,可重點關注領域包括原油、黃金,潘樂勤強調對黃金長期看漲趨勢未改。另外,受惠新能源轉型以及核能需求潛力,銅、鈾為長線投資主題。
港股恒生指數昨日低開高收重上24000點關口收市,最多升195點,收市報24028點,升136點,主板成交額約2467億元。至於內地股市下午轉強,房地產、多元金融及稀土永磁等板塊上升,全日三大指數同升近0.5%。滬綜指收市報3509點,升幅0.48%,創近3年半新高;深成指反覆上升,收報10631點,升幅0.47%;滬深300指數收報4010點,升幅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