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國經濟復甦力度持續增強,製造業景氣度進一步回升。
中國經濟延續回升勢頭。國家統計局發布的6月製造業PMI錄49.7優於市場預期,較5月提升0.2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改善,並創三個月新高。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介紹,接受調查的21個行業中,6月有11個行業保持擴張,較5月增加4個,行業景氣面有所擴大。分析稱,6月製造業需求回升,企業生產穩定擴張,市場價格趨穩運行,預計第二季度中國GDP按年增速約5.2%,經濟平穩恢復為實現全年增長目標奠定良好基礎,未來「穩增長」將以「用好用足存量政策」為主。\大公報記者 倪巍晨
分企業規模看,6月大型和中型企業PMI分別報51.2、48.6,較5月分別升0.5和1.1個百分點,惟小型企業PMI較5月下降2個百分點至47.3。製造業PMI五大核心指數呈現「四升一降」,其中生產指數升0.3個百分點至51,新訂單指數回升0.4個百分點至50.2,原材料庫存指數上升0.6個百分點至48,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提升0.2個百分點至50.2,惟從業人員指數下降0.2個百分點至47.9。
趙慶河補充說,6月製造業生產、新訂單指標均處於擴張區間,特別是食品及酒飲料精製茶、專用設備等行業生產和新訂單指數連續兩個月擴張。產需回升帶動下,企業採購意願增強,採購量指數回升2.6個百分點至50.2。
上半年GDP料升5.3%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隨着「穩增長」政策的落地,中國經濟復甦力度持續增強,製造業景氣度進一步回升,整體運行重返正軌。其中,新出口訂單連續兩個月回升,企業生產活動穩健擴張,加之原材料採購活動的改善,均為下半年經濟進一步回升奠定基礎。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認為,6月製造業運行呈現「淡季不淡」,供需兩端同步好轉,企業也迎來「庫存回補」跡象,重點行業PMI也穩中有升。
華福證券研究所副所長、首席宏觀分析師秦泰認為,補貼政策對耐用消費的刺激,以及第二輪「搶出口」的延續,讓企業短期生產信心構成拉動,成為官方製造業PMI繼續改善的主因。但關注到產成品庫存年化指數的降溫,或表明工業企業仍關注未來消費、投資、出口等方面需求潛在的不確定性。
對於後續政策,溫彬表示,今年以來中國經濟表現優於預期,預計上半年GDP按年增速約5.3%,其中,第二季度GDP增長約5.2%。鑒於此,宏觀政策持續加碼必要性不強,以「用好用足存量政策」為主。
穩增長政策有望加碼
秦泰指出,下半年若內地房地產周期持續探底,人民銀行或追加0.1厘降息以鞏固樓市預期,中央財政亦有望擇機加碼耐用消費品補貼並擴大範圍。
展望未來PMI和經濟表現,楊德龍強調,製造業景氣度的回升是經濟持續改善的重要方面。他相信,隨着影響中國經濟發展的外部利淡因素減弱,以及「穩增長」政策力度的加碼,經濟復甦力度料續增強,第三季度製造業PMI有望重返擴張區間。
秦泰預料,下半年官方製造業PMI有望圍繞榮枯線上下窄幅波動。
溫彬指出,近期中美已就落實日內瓦共識框架達成補充諒解,加之中國政策效應的持續釋放,下半年經濟有望延續平穩發展,全年實現5%左右增長目標壓力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