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简体站 > 正文

IP經濟破局❶/克服IP發展痛點 燃點經濟新動力

時間:2025-05-12 05:01:44來源:大公报

  圖:(左)小黃鴨德盈執行董事、董事會主席兼行政總裁許夏林。(右)B.Duck作為香港IP產業的經典案例,相關產品多不勝數。(右下)Air World聯合創始人、香港海洋公園熊貓IP創作者鄺穎軒。/大公報攝

  編者按:

  在國家全力推進知識產權強國建設與「新質生產力」發展戰略的宏觀布局下,香港特區政府持續推進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建設。然而本港在IP孵化培育及產業化時,面臨本地市場狹小及國際成熟IP的競爭等問題。故《大公報》邀請有關機構及業界,分析香港IP經濟發展的阻礙所在與破題之策。系列報道將從行業痛點、產業前景,以及創科賦能等方面進行分析,為香港打造國際IP樞紐提供戰略性思考維度。

  近年來全球IP產業被視作新興經濟增長點。香港特區政府積極發展有關行業,2024年施政報告明確將擴大科創、文創產業的知識產權交易生態圈,強化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地位。然而,業界人士指出,香港本地IP發展仍面對資源分配、資本市場取向、原創保護等多重痛點,亟待完善配套政策,以促進行業長遠發展。/大公報記者 蔣夢宇、李樂兒

  小黃鴨德盈(02250)執行董事、董事會主席兼行政總裁許夏林所設計的嘟嘟唇鴨仔B.Duck,已成為香港IP產業的經典案例。他坦言,IP孵化周期長,從洽談合作至產品面世往往需時半年以上,商業模式成功亦需要疊加多方因素,其「細水長流」特徵難以滿足資本市場對短期爆發性增長的追求。

  Air World Limited聯合創始人、香港海洋公園熊貓IP創作者鄺穎軒亦持相似看法。他指出,當前如Labubu、Molly等熱門IP,均是由創作者經年累月深耕10年以上的成果。隨着泡泡瑪特(09992)崛起,香港本地設計師IP正透過國際化渠道開拓市場,相較以往如老夫子、麥兜等IP受限於產業配套不足及本地市場難做等因素,如今環境已有改善。

  採承包分成模式 紓資金壓力

  鄺穎軒表示,設計師亦須改變思維,不能僅專注設計本身而缺乏對商業模式的考量。他強調,打造IP是資金遊戲,需要時間和資金雙重投入,若果試水失敗,又需重新投入資源。為減輕資金壓力,Air World Limited採用承包、分成等模式。以海洋公園為例,公司透過直接承包相關項目,可在初始階段便獲取項目資金。

  特區政府支持方面,許夏林指出,香港的資助政策仍有改進空間。他舉例,早年前往歐洲參展時,韓國及泰國設計師普遍獲得政府資金資助,而香港設計師多需自費參展。雖然本地設有多項基金,但資助對象傾向於海外IP,因部分決策者擔憂支持本地品牌或涉利益衝突。他建議,資金可細分為多個小額項目,擴大本地設計師受惠面。

  對於開拓內地市場,許夏林表示,知識產權保護仍是重大挑戰。他透露,公司於過去3年在維權方面已投入逾6000萬元,單是上市前的商標註冊費亦高達五、六百萬。他指出,儘管近年內地知識產權保護已見改善,但「先到先得」原則仍令搶註行為屢見不鮮,期望內地未來能完善商標法規。

  新IP突圍 需具原創性

  此外,許夏林指出,IP發展的另一大問題是生命周期短暫,流行速度快且更替迅速。對此,擁有花生漫畫IP的WildBrain集團全球合作及授權業務執行副總裁Maarten Weck表示,經典IP之所以能跨世代流行,在於品牌堅持核心價值的同時,仍能不斷吸引新一代受眾。他強調,新IP在競爭中要突圍而出,須具備原創性、簡明價值觀、高辨識度、幽默感及鮮明風格,並須警惕過度商業化風險。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