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简体站 > 正文

焦點新聞/223公司落戶香港擴大投資 招商突破 首四月吸資200億

時間:2025-05-06 05:02:00來源:大公报

  左圖:劉凱旋指出,未來會加強向東歐企業推廣香港,吸引日後來港落戶。右圖:特區政府積極向外推介香港的獨特魅力,吸引海外企業紛紛落戶。圖為前年香港在曼谷舉辦的巡迴展覽。

  在關稅戰衝擊下,香港自強不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超級聯繫人」的獨特優勢吸引海內外企業來港落戶。投資推廣署署長劉凱旋昨日表示,今年首四個月,已有223間公司落戶香港或加大在本地的投資,投資額達200多億元,創造4900多個職位,按年升近一倍。署方未來會加強向東歐企業推廣香港,吸引他們日後來港落戶。

  多間落戶本港的企業紛紛表示,香港擁有成熟的商業環境和豐富的人才資源,是全球貿易中心及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營商環境優越,為企業進一步拓展亞洲市場踏出重要一步(見另稿)。\大公報記者 黃釔淼、義昊

  劉凱旋昨日接受電台訪問時表示,預料今年上半年招商引資會有較大增長,下半年有暑假,以及年底有聖誕節,節日因素或令進度放慢,但投資推廣署仍會加把勁,希望至年底,不論是引入企業數目、投資金額、職位創造均保持增長。她說,投資推廣署已協助約170間家族辦公室在港成立,另有約150間正在商討中,有信心今年底可達到不少於200間的目標。

  內企「出海」 跳板首選香港

  劉凱旋指出,香港具備「超級聯繫人」的角色,正努力融入國家發展,幫助內地企業「出海」。她今年先後到訪武漢、成都、寧波等地,發現當地不少創科、物流、貿易企業想「出海」發展,並首選香港作為跳板,因為香港優勢在於「一國兩制」、普通法、英語普及,是「出海」的理想平台。投資推廣署幫助這些企業在香港找到合作夥伴,提供資金、技術等支持。她說,由於內地市場競爭大,能夠成功「出海」的企業本身能力已經很高,香港可以為他們的科研成果應用、IP保護、商業化提供助力,香港亦可發揮類似展銷廳的角色,讓外國企業見到這些內地企業的成果。

  積極開拓東歐市場

  美國發動關稅戰已經一個月,劉凱旋認為,以貿易數字看,美國本身外貿佔比很低,只有兩成多,歐洲則佔近半,歐洲國家不可以不進行貿易或單靠自己內部需求。中國推行「雙循環」,既有「內循環」,亦有對外貿易,只要朝着深化國際交往合作的方向,相信內地希望與所有願意合作的國家加強聯繫,香港亦能受惠。

  劉凱旋本月中將會外訪東歐,為上任以來首次。她認為,香港有需要發展東歐市場,因為匈牙利、土耳其、捷克等地有不少大企業正留意亞洲機遇,想來亞洲發展,過去他們可能只是在亞洲進行一些簡單貿易活動,但近期見到他們有計劃到香港發展亞太區中心或設置總部。署方會加強向東歐企業推廣香港,吸引他們日後來港落戶。

  議員盼加快成果轉化

  長期關注和跟進招商引資、招才引智的立法會議員、高才通人才服務協會創會會長尚海龍表示,隨着香港復常節奏加快、內聯外通優勢加強,結合近期稅務局公布薪俸稅新增賬單超過22萬,欣聞投資推廣署宣布首四個月招商引資取得佳績。除去紅日假期,平均每天有約三家企業落地香港,創造近5000就業職位,新來港人才超過37萬,體現了政府的工作成效,也反映企業家群體對香港的貢獻越來越大。

  對於如何將預估數字盡快轉化落地,尚海龍希望政府還要加把勁。他說,2023年及2024年政府已定期宣布招商成果,加起來已經有近千億投資和約2.5萬多個就業職位,但市場感知尚不明顯。他希望政府公布的引進外資數據可以盡快反映到寫字樓利用率、租金升幅、失業率降低等數據,以反映成效,為香港由治及興提供分季度量化的支撐效果。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