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星展銀行(香港)首席中國/香港經濟學家紀沫
內地4月份官方製造業PMI錄得49,坊間關注美國關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星展銀行(香港)首席中國/香港經濟學家紀沫(圓圖)認為,關稅事宜無疑對經濟構成挑戰,相信內地在第二季會推出貨幣政策、財政政策,以及支持產業發展政策,讓經濟穩定發展。該行經濟研究部高級經濟學家周洪禮預期,人行今年第二季有機會降準0.5個百分點、減息0.1厘,到下半年再降準0.5個百分點、減息0.2厘。
就內地積極推出提振消費措施,周洪禮預期,當政策措施逐步落實,有望釋放內地消費力,使到經濟驅動力轉移至消費。現時內地家庭消費佔GDP比重約38%至40%,屬於偏低水平;美國的比重約65%,歐洲的比重約55%至60%。內地家庭消費偏低,與居民的儲蓄率偏高有關,長期處於40%以上,全球平均水平為25%。為增強居民消費意欲,內地持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優化養老制度,降低教育費用,提高中低收入家庭收入。
10年後晉身中等收入國家
該行經濟研究部經濟學家林逢雋稱,內地銳意發展科技,將有助處理GDP增長風險。儘管科技普及應用,部分工作職位會被取代,但同時間亦會創造新工作機會。參考外國經驗,科技進步的同時,就業率亦上升。他估計,中國到2035年將可晉身中等收入國家,人均GDP將達到2.1萬美元。
對於內地房地產市場前景,紀沫表示,內地房地產行業調整尚需兩年時間才能完成去庫存。調整期過後,房地產行業對經濟增長貢獻將會降低。據星展預測,內地住宅每年需求會由2021年的16億平米,降至2040年的5.2億至6.5億平米。另外,於2025年至2040間,中國實質GDP預測平均年增幅為3%,樂觀情況可達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