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左起:善經濟盟主席曹慰德、侯任香港貿易發展局主席馬時亨、慈濟基金會副執行長何日生。\大公報攝
【大公報訊】在全球經濟面對可持續性挑戰與價值轉型的關鍵時刻,為了開闢香港經濟全新機遇而推動以「善念」為本的經濟模式,來自不同界別領袖共同發起的「善經濟聯盟」昨日成立,該聯盟主席曹慰德表示,香港作為連接國家與世界的重要樞紐,具備推動新經濟模式的獨特優勢,而且企業領袖應該肩負更多責任,透過價值驅動的創新,共創促進生命福祉的可持續經濟未來。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副局長陳浩濂在成立典禮上作視頻致辭時表示,「善經濟聯盟」的誕生正值國際政經局勢持續變化之際,聯盟的理念與香港推動高質量發展,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方向不謀而合。香港在「一國兩制」下擁有獨特的制度優勢,另香港發展出多元化的經濟結構以及高度國際化的市場環境,在多個領域都位列全球前茅。
「在風高浪急的國際環境中,香港依舊具備強大的韌性和吸引力」陳浩濂坦言,現時國際形勢複雜多變,貿易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抬頭,應該繼續說好香港故事,讓世界清楚了解「一國兩制」的優勢和實踐成效。
在同一場合上,候任香港貿易發展局主席馬時亨表示,香港推動「善經濟」的三大核心優勢包括金融體系穩健靈活、創新科技實力雄厚以及專業服務成熟多元。根據最新《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報告,香港總排名維持全球第三位,並在亞太區繼續穩守第一位;另外,在「投資管理」、「保險業」及「融資」領域更位列全球第一。他指出,香港活躍多元的綠色金融市場與國際深度接軌,可以為大灣區產業綠色轉型提供強勁動能。
馬時亨:創新成果化為競爭力
至於創新科技方面,馬時亨指出,大灣區的「深圳─香港─廣州」科技集群更連續五年蟬聯全球第二,相信配合北部都會區及新田科技城的發展,這裏將成為國家新質生產力的策源地。而專業服務方面,香港從法律、會計到供應鏈管理,都達到世界級水平,每年為香港本地生產總值 貢獻了超過10%。他認為,香港國際化標準與配套,為新技術、新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堅實後盾,讓創新成果高效轉化為市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