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Uber司機陳先生認為,乘坐Uber的客人都是因司機有好的服務態度。
大公報記者上周六通過Uber平台預約網約車,從旺角上海街去港島。接單司機Frenky說,近日的士司機「放蛇」捉白牌車司機,雙方鬥爭白熱化,不少網約車不敢接生意。
白牌車為何會有市場?Frenky不假思索地回答,一來兩種車價格出入不大,二來香港的士服務素質有待提高。「的士每天都會在下午四、五點交更,很多的士司機呢個時間都會拒載。」乘客只好忍氣吞聲。
的士車和網約車價格差不多。大公報記者從上海街去港島,大約14km車程,網約車計費約178元,同樣路程在路邊攔的士則為176元。Frenky介紹,不少網約車平台引入監管機制,如平台司機取消的單數過多,會導致司機評分較低,影響司機做生意。
搵食艱難 平台抽佣高
作為網約車司機,Frenky直言這份工不輕鬆。他前幾年因疫情失業而轉行做網約車全職司機,平均一天能接十單左右,能掙1000元左右。而Uber平台則會抽佣27%,「呢個數字好高。」
他續指,做全職Uber司機時,按五天工作制算,一個月收入能有三萬多港元,扣除車的保養費、維修費等費用,一個月淨得兩萬多。Frenky所在的這個Uber平台,規定司機每天需開工6至12小時。現在他找到新工作,Uber這邊就轉為兼職。
「唉,來緊話網約車合法,都係講緊網約平台的的士,唔關我哋私家車事。」他亦了解到近年來滴滴、曹操、高德等內地網約車平台亦進軍香港。他表示,這些平台也是搶的士來接客,而非私家車。「看看私家車可否合法化啦,希望香港開放些,搵食艱難,讓我們做生意方便些。」
另一名不願上鏡的Uber司機陳先生支持增加網約車平台及的士車隊,不擔心會對Uber有太大影響,他認為的士與網約車都是各有各做,乘坐Uber的客人都希望司機有好的服務態度,市民喜歡網約車,「都是喜歡我們的服務和禮貌,的士有好多地方都不會去,例如太遠的地方,就不願去,怎call都call不來,但我們Uber就會有車來服務」。他表示,因為不揀客,又有扣分制度,在禮貌和服務上自然比的士要優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