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简体站 > 正文

在文化中讀懂中國戲曲 ──《中國戲七講》評介\谷中風

時間:2024-05-06 04:02:23來源:大公报

  圖:《中國戲七講》,李楯著,北京大學出版社。

  文藝關乎國運。近代以來,中國戲曲在中華民族轉型大潮中沉浮跌宕,從「舊劇」到「國粹」再到「非遺」,被貼上了不少標籤。今天,全球文化藝術多樣交流,國人文化自信自覺愈發彰顯,我們對中國戲曲的認識更加理性,對其歷史文化內涵和藝術精神的把握也更加深刻。《中國戲七講》(李楯,北京大學出版社,2023年)貫通歷史與現實,結合幾十部經典劇目,從文化史、社會史的角度出發,把以京崑為代表的「中國戲」的特質娓娓道來,鞭辟入裏,新意滿滿,啟迪多多。

  本書作者開宗明義地說,「今天的年輕人,你可以不看戲,不喜歡戲,你可以選擇你喜歡的職業和生存方式,但你似乎應該知道自己祖上曾經有過的生存方式,知道作為祖輩們生命組成部分的中國戲。」他認為,中國戲是傳統的漢文化中人特有的認知、思維、記憶、表達和交流、互動的方式。詩、詞、曲、劇一脈相承,都是基於「興發感動」的文學述說和情感表達方式。這就超越了技藝的層面,把戲曲置於大文化觀大歷史觀加以觀照,也就為討論戲曲技藝等具體問題找到了更有統攝性的立足點。

  中國人的「文化身份證」

  作者強調,戲曲具有娛樂功能,但作為傳統文化的那部分,更發揮着維繫文化認同的作用,「使一些人因中國戲而認為相互間是『我們』,因中國戲而認為另一些人是『他者』。」文化的本質正是群體認同和自我證明。在傳統社會,多數人不識字,唱戲的承擔重要的教化功能,成為和「士林之儒」、「廟堂官府之儒」並列的「第三種儒」──「山野之儒」。正因為戲曲的存在,使文化傳統得以走進民間社會,甚至深入窮鄉僻壤,讓不識字的鄉民也受到其潤澤。從這個意義上說,戲曲不啻為中國人的一張「文化身份證」。

  需要指出的是,作者雖然強調戲曲的文化獨特性和認同作用,卻並不否認文化交流融合的價值。相反,他認為,京崑是在吸納新事物中不斷發展起來的。回顧歷史,1907年就有根據美國小說《湯姆叔叔的小屋》改編的京劇《黑奴籲天錄》,1908年有根據法國小說《茶花女》改編的京劇《新茶花》上演。1927年,尚小雲根據古代印度傳說編演了《摩登伽女》。後來,張春華又演過《俠盜羅賓漢》。這些,都是曾經出現在京劇舞台上的外國題材劇目。而中國電影的開山之作《定軍山》則是電影加戲曲的產物。可見,京崑全盛之時,恰是話劇、電影、西洋美術、音樂、舞蹈和各類娛樂項目融入的時候。外來的和新進的藝術品類和原有的傳統中國戲曲,相互影響,相互從對方那裏吸取營養,使彼此的市場都得到了擴大。這一歷史回溯告訴人們,今天推動戲曲發展創新必須在堅守本土文化的基礎上做到開放包容、兼收並蓄。

  中國戲特質在於「興發感動」

  究竟什麼是中國戲曲的本質特徵?這個問題在戲曲研究中廣受關注。本書的答案是「興發感動」,換言之,戲曲之成立乃基於中國傳統文化中人的生命經驗。此處的「興」即賦比興之「興」,所謂見物起興,一葉落而悲秋,見草長而內心生機充盈,皆是如此。用葉嘉瑩的說法,興發感動乃中國傳統文化特有的藝術表現手法。它所要處理的是人的「心」與外在的「物」之間的關係。中國人傳統意義上的演戲、看戲,最根本的在於情感的表達和交流,情節、人物反倒是次要的。

  明白了這一點,便可以理解戲曲的許多「特殊」之處。比如,戲曲中的時空處理和西方戲劇不同,在中國戲的舞台上,並沒有明確的時間和地點,空間可以隨戲延伸或縮減,時間的流逝也可以快慢由心。軍中主帥下令「兵發雲南」,四個龍套在台上轉了一圈,便可回稟「雲南已到」。再如,戲曲舞台上唱戲的和伴奏的,台上唱戲的和台下聽戲的,都是一種互動關係。表演者把自己的興發感動表達出來,傳導給別人,引發別人同樣或類似的興發感動。與詩文不同,戲的興發感動以演者的唱念作為中介,戲可以一演再演,觀眾還可以跟着唱、學着演,在參與「創作」中完成情感抒發。過去戲台子兩側的對聯,「演悲歡離合,當代豈無前代事」「觀抑揚褒貶,座中常有劇中人」,講的正是此意。

  基於此,本書對戲曲領域的基本論題和爭議話題作出了獨到的論述。比如,人們熟知的唱、念、做、打在「興發感動」的指引下亦可獲得新的詮釋,這「四功」「既是傳統漢文化中戲曲整體的敘事樣式,又是四種具體的敘事語言,中國戲中一切要表現的都是通過具體的唱、念、做、打的方式去表現的。」其實,四者出於「一」,這個「一」,就是「情」,情感表達是它們的共同根基。再如,談及戲曲,總離不開「傳統」二字。但傳統是個模糊而龐雜的概念,當我們在戲曲的意義上說「傳統」時究竟在說什麼呢?作者認為,對於京崑而言,傳統在「法」不在「戲」,凡是遵從了舊有的規矩和路數,基於興發感動,以唱、念、做、打為敘事語言,由演者在互動中(包括了演者與觀者的互動中)去表達的,就是傳統的。如果這種表達中還內蘊了一種更加久遠的漢文化中人的認知、思維、記憶、表達和交流、互動的方式,以及一種對己對人、對生存環境、對人生、對生命的態度──具體來說包括,感知生活的快樂,遵循「仁」的準則與人相處,持守「義」的準則處理事物──那就更是傳統的了。

  專業而獨特的「看戲指南」

  本書在數次講座基礎上整理而成,保留了口語的特色,專業的內容與通俗的文風相得益彰。書中對京、崑的歷史演變,譚鑫培、梅蘭芳、程硯秋、周信芳等京劇名家以及俞平伯這樣的崑曲專家都有所介紹,還講到了戲台戲箱以至於名伶宅院的布局等,真可謂一本戲曲小百科。作者在人類學、社會學方面的深厚造詣,又使其專業論述得以在開闊的文化視野下展開。更重要的是,作者本人不僅是戲曲愛好者研究者,而且學過戲、演過戲,書中的內容因此帶有親切感而愈顯生動。比如,書中認為,把「行當」釋為「性格類型」的通行說法是不準確的。「行當的劃分首先不是基於年齡、性格和忠奸好壞,而就是一種『安排』。戲班子裏有各個行當,每個行當都得有活,必須把劇中的各個角色分派給不同行當的人去演。」這為我們理解戲曲提供了新的角度。

  格外值得一提的是,書中專門介紹了數十種「中國好戲」,分別是《浣紗記.寄子》《荊釵記.上路》《西廂記.遊殿》《打漁殺家》《掃松.下書》《斬經堂》《徐策跑城》《飛虎山》《監酒令》《叫關》《小顯》《長生殿.哭像》《長生殿.彈詞》《審頭刺湯》《牡丹亭.尋夢》《洛神》《單刀會.刀會》《青梅煮酒論英雄》《橫槊賦詩》《霸王別姬》《掃秦》《嫁妹》《小上墳》《小放牛》《四郎探母》《山門》《長坂坡》《鳳還巢》。對於這些好戲,作者不但講明其好在何處,還告訴讀者可以看何人演出的哪種版本或音像資料,並對這些戲在時代演變中的修改情況作了介紹和評點,使人知源流,明其損益。比如,介紹《霸王別姬》時,認為這齣戲兼具兒女淚、英雄血,蕩氣回腸,纏綿悱惻,而這正是中國戲的永恆主題。再如,介紹《山門》時指出,該戲的絕妙之筆在於寫出了「赤條條來去無牽掛」,從而使它一邊聯繫着《水滸傳》裏的英雄好漢,一邊聯繫着《紅樓夢》裏的痴男怨女,把面對命運的扼腕感慨和全然無奈表現得淋漓盡致。除了這些作了較為詳細介紹之外,書中提到的劇目還有很多,配了大量頗有歷史與文化價值的京崑圖片。因此,本書既可以在京崑文獻學的意義上使用,也可以作為戲曲愛好者的觀劇指南,按書索劇,快速進入這個迷人的藝術世界。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