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浙江紹興,你會想到什麼?是穿梭往來的烏篷船、濃郁飄香的紹興黃酒,還是「俯首甘為孺子牛」的文學巨匠魯迅?早前,杭州亞運會火炬傳遞來到紹興站,剛剛提到的紹興「名片」,被一條全長約9.7公里的傳遞線路串聯起來。火炬手從魯迅故里出發,先後途經徐渭藝術館、陽明故里、蔡元培廣場……最終抵達紹興奧體中心,完成火種交接。「在祖父的家門口開跑,非常有意義!」作為紹興站的第三棒火炬手,魯迅長孫周令飛感慨道,這是一條別具文化底蘊的火炬傳遞線路,象徵着名城紹興正從歷史跑向未來。\大公報記者俞晝(文、圖)
作為一座擁有2500多年建城史的文化名城,紹興被譽為「沒有圍牆的博物館」。
以這次火炬傳遞的起點為例,魯迅故里位於越城區,記者一路走來,望見河道星羅棋布,隨處可見烏篷船支在水上搖曳,輕微的「吱呀」聲彷彿頓時代入魯迅筆下的故鄉,江南的溫婉躍然於眼前。黃酒、臭豆腐成了魯迅故里步行街上最火的商品,人們想來瞧一瞧魯迅的故居,嘗一嘗他筆下孔乙己最愛的茴香豆。
在魯迅的25篇小說中,有13篇取材紹興或以紹興社會生活為背景,而他眾多的散文中更是處處展現了鄉情鄉景:百草園、三味書屋、烏篷船、迎神賽會、社戲……這些少年和青年時代的追憶,成為了魯迅小說中不可或缺的依託,也是其散文裏最真實感人的背景。魯迅除了是一名偉大的文學家和思想家,還是一位「美食博主」和十足的「吃貨」。雖然魯迅並沒有特意寫過介紹美食的書,但是在他的很多作品中,都可以尋覓到食物的蹤跡。對於美食,他絲毫不含糊。那麼,就讓我們跟着書本出發,在歷史的風景裏,打卡「吃貨」魯迅的紹興美食地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