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美股持續下滑,分析預期短期繼續震盪偏弱格局。
美聯儲官員再度「放鷹」,對美股情緒構成衝擊。美股三大指數連續四日收跌,標指、納指均創3個月新低,道指亦為2個月低點。具體看,標指、納指全周挫2.93%、3.62%,均為今年3月硅谷銀行倒閉以來最大全周跌幅,道指周跌1.89%。分析稱,在美國貨幣當局繼續「縮表」、美聯儲本季發債已超預期,以及3月為保障美銀行業釋放的臨時流動性被逐步回收背景下,美股短期料續震盪偏弱格局,應警惕進一步調整的風險。/大公報記者 倪巍晨上海報道
美聯儲本月20日維持利率不變,但調升明年及後年的利率預期,並釋放出「要將高利率保持更久」的鷹派信號。此後,美聯儲理事Michelle Bowman和波士頓聯儲主席Susan Collins均表示,美國經濟數據若不配合,美聯儲或繼續加息,前者更暗示「可能不止加息一次」。
消息對美股帶來寒蟬效應。從盤面上看,全周美股各板塊均呈跌勢,其中,非必需消費品挫逾6%,對利率敏感的房地產板塊下滑超5%,通訊服務和材料跌逾3%,IT行業更連續三周每周跌逾2%,金融、能源、工業板塊周跌也均超2%。
亞馬遜瀉8% Alphabet跌半成
六大科技股也未能幸免,全周報跌,亞馬遜急挫8.03%、谷歌母公司Alphabet回落5.1%、Netflix(奈飛)跌4.32%、微軟挫4%,Meta和蘋果也分別錄得0.41%和0.13%的跌幅。
外電援引Research Affiliates股票策略首席投資官Que Nguyen表示,較高的資金成本不利於股票估值,得益於槓桿率低、現金流充裕、經濟護城河寬廣,大型科技公司的估值高於平均水平,「但到了某個時點,絕對和相對估值將不能再擴大,幾大科技巨頭或正接近這一點。」
申萬宏源資產配置首席分析師金倩婧指出,美股今年以來雖承受着10年期美債利率持續上升的壓力,但在風險偏好支持下仍繼續向上,但短期美債利率仍維持高位,對包括美股在內的全球各類風險資產形成壓制。
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張靜靜留意到,為防止持續加息過程中再度出現金融風險事件,3月中旬後美聯儲在加息、縮表的同時,亦透過BTFP(銀行定期融資計劃)向市場注入流動性,美股在BTFP後開始大幅走高,但隨着8月以來BTFP停止新增,美股也止漲調整。
高盛:看漲情緒急劇逆轉
高盛明星衍生品交易員Brian Garrett發布的報告中指出,依據高盛主要經紀數據,看漲情緒已發生急劇逆轉,「美股淨敞口已從今年以來的高點急劇下降」。
高盛大宗經紀團隊也發出警告,近期「空頭」頭寸激增,目前「痛苦交易」更加嚴重,目前看「空頭」擠壓只是時間問題。
展望後市,張靜靜強調,由於美聯儲不會為BTFP規模設置前瞻指引,因此借助BTFP釋放的流動性具有隨機性,8月以來BTFP停止新增,大概率表明若無風險事件,美聯儲對短期流動性的態度「由鴿轉鷹」。鑒於此,短期無論是否會出現風險事件,美股進一步調整都是大概率事件。另一方面,失業率攀升或實際利率大幅被動走高,是美聯儲政策轉向的前提,在經濟下行風險暴露與美聯儲政策支持不足階段,美股下行風險同樣不低。
金倩婧提醒,短期美國貨幣當局的繼續「縮表」、美聯儲本季發債的超預期,以及3月為保障美國銀行業釋放的臨時流動性被逐步回收等,均將引致金融流動性的下行,考慮到AI領域目前尚未進入新一輪催化,美股短期料續「震盪偏弱」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