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简体站 > 正文

專訪/打破框框徵地 有利北都發展

時間:2023-07-03 04:02:50來源:大公报

  圖: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詳圖

  每當高速城市化告一段落,人與地之間即會矛盾重重,諸如徵地拆遷挑戰、房屋供給不足等問題愈發明顯。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人文社科學院教授、公共政策研究部主任陶然接受《大公報》專訪時表示,北部都會區的徵地安排可參考「留用物業安置」制度,做好拆遷住戶的生計保障,可有利支持後續的開發工作。\大公報記者 李靈修(文) 蔡文豪(圖)

  北部都會區主要涉及元朗區和北區,規劃面積約300平方公里,區內現有居民約96.7萬。特區政府如何做好拆遷安置工作,自計劃公布後就成為了外界高度關注的問題。陶然表示,香港拆遷徵地都需要經過一套複雜的法律程序,包括立法會、行政會議、地產商、拆遷的業主,甚至各種社會團體都參與其中。「一方面各方權益都獲得了保護,但另一方面開發進程會變得緩慢,這中間就存在不小的衝突。」

  有助加快土地徵收

  在陶然看來,加快土地徵收的關鍵在於,須保障業主原有的生活水平不會下降,而且還要為其長久生計提供保障。調查顯示,北部都會區內仍存在較大產業用地,包括大型物流倉庫、工程車輛停車場等。經營者即使獲得政府賠償,也會因為無法找到合適場地而宣布結業,一大批基層勞動者會受到影響。

  事實上,內地的拆遷徵地過程中也常出現類似問題。「政府會給你一定的現金補償,還會實行『留用地安置』政策,就是將一部分留用地給居民去搞商業活動。」但陶然認為,該政策的效果並不好,因為國有的工業開發區配套設施更齊全、土地出讓價格也更便宜,居民手中的「留用地」沒有競爭優勢,導致業主的生計出現問題。

  陶然倡議,過去的「留用地安置」政策要逐步轉向「留用物業安置」制度。政府徵地完成後要留出土地建設物業,並交給原有業主收取租金,藉此解決後顧之憂。這一思路也是值得香港借鑒的,陶然解釋稱,北部都會區建成後要吸引大批的科技、金融等方面人才定居,同時也會有相關服務從業者前來。「(服務業人員)他們不一定能夠買得起這裏的物業,但也需要一個體面的住所。那麼,業主手中的房子就可以租出去,最終實現了多方的共贏。」

  談及香港高樓價問題,陶然給出的解決之道就是土地供應多元化。他坦言,政府壟斷土地供應,保證了低稅收的營商環境,對香港過去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帶來的「副作用」就是,商品房供應量嚴重不足,而公屋建設又不足以滿足居民需求。按香港房委會5月份數據,截至3月底的過去十二個月內,香港公屋平均輪候時間為5.3年,按季減少0.2年。其中,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3.9年。

  建屋不等同破壞環境

  陶然認為,特區政府的當務之急就是增加土地供應。譬如,香港的郊野公園及特別地區共佔地4.4312萬公頃,約為土地總面積的40%。如果能拿出5%至10%的土地作為住宅用地,將會極大緩解居住壓力。「當然,保護香港的生態環境十分重要,部分郊野公園也不適合做土地開發,但最重要的還是要轉變觀念,不能認為開發土地就是在破壞環境。」

  「不是山上長了野草就是環境好」,陶然打個比方,若果山上建了別墅,住進去的人也會主動去照顧周邊的環境。對環境可能不是破壞,反而是保護。「我們常講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但綠水青山也不是說完全都是原生態,我們的觀念要拓寬,打破原有思維藩籬。」

  對於內地城市來說,增量的土地供應則來自低效的工業用地。陶然建議,地方政府每年須一定比例對過去建設用地進行再開發。在徵求多方意見之後,設計出一個比較好的徵地補償機制。這樣我們在城市裏的供地來源,除了徵地、儲備、出讓的體系之外,又多出了一個供應主體。在不影響土地財政的前提下,又能夠增加地方政府的住宅用地。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