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简体站 > 正文

商家訪談/港商:內需機遇大 宜搶先外企開拓

時間:2023-06-03 04:02:46來源:大公报

  上圖:內地消費者對香港產品有好感,可是港商在拓展內銷市場方面較保守。

  右圖:香港拓灣區內銷市場具優勢

  下圖:港商對拓展內銷市場意見

  疫情3年,嚴格的防疫措施,窒礙眾多港商赴內地談生意。從事保健品的香港中小企經貿促進會常務副會長黃達勝,卻堅持每兩月前往內地一次,其行為深深打動了當地官員及客戶,甚至主動為他介紹生意,因此去年生意大升三成,今年更進入收成期,料生意銳升一倍,成為「疫市贏家」。他說,內地疫後復常,蘋果、埃克森美孚等跨國巨頭爭相擴展內地業務,反映大家都看好內地前景,希望港商不要再猶豫,否則「蘇州過後無艇搭」。\大公報記者 李永青

  疫情期間,很多商家擔心隔離日子長,放棄親赴內地談生意,錯失許多機遇。眾人裹足不前,黃達勝卻無懼疫情、隔離及諸般防疫措施,親赴內地開拓市場。黃達勝憶述:「去到機場,景況冷冷清清,往來人不多,待完成隔離後,便馬不停蹄地拜訪客戶,當時很多客戶都十分感動,想不到在眾人卻步之際,竟有人親自回內地。在這種友好氛圍下,談生意容易得多,更有些官員和朋友主動給我介紹客戶,故每次北上都收穫豐富。」

  每次參展進博均有理想收穫

  被問及為何疫情期間仍看好內地市場,黃達勝告訴《大公報》記者,疫情重創很多行業,若是做零售、餐飲業,一定「無運行」;然而,疫情讓人更關注健康,健康產品需求不跌反升,只是當時甚少人願意親赴內地洽談生意和推廣,惟人棄我取,其產品自然大受歡迎,甚至有些部門集體訂購,反應十分踴躍。他說,在內地洽談生意期間,不斷向客戶及不同人士送贈試用裝,訂單由此接踵而至。

  黃達勝五次參與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從第三屆開始,疫情影響入場參觀人數,參展變得不容易,但他始終保持着樂觀,每次參與都有意外收穫,特別是看到了內地對保健品的需求巨大。去年他與中旅巴士跨境電商合作,開啟了跨境渠道,因而對業務前景更有信心。「3年疫情,可算是播種期,為產品知名度打下基礎,今年預計逐漸進入收成期,生意可望大升約一倍。」

  看好中國前景 外資加碼投資

  跨國企業也看好中國經濟前景,美國最大銀行摩根大通行政總裁戴蒙、特斯拉行政總裁馬斯克訪華後,據傳法國奢侈品牌LV母公司LVMH行政總裁阿爾諾、全球市值最大晶片商及專門推出人工智能(AI)產品的英偉達(Nvidia)行政總裁黃仁勳亦將訪華,而蘋果公司和埃克森美孚將加大中國的投資。黃達勝表示,這些國際巨頭視中國為投資樂土,準備在華擴充業務,正是給中國經濟投下信心一票。

  面對外商爭相湧入內地,黃達勝擔心港商落後於人。他表示,港商最早投資內地,但在拓內銷市場較為保守,如此下去只會盡失商機。現時內地消費者仍對香港產品有好感,且中央及特區政府有不少支援措施,若現在不行動,只會「蘇州過後無艇搭」。

  香港表廠商會前會長劉健華表示,現時特區政府和貿發局的工作,只着眼於公關層面,若能深入從在企業的實質需求入手,或會較實務,而港商亦要凝聚同業,聯繫行業商會作配合,才能發揮更大作用。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