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简体站 > 正文

10種儲蓄法 教你如何積少成多

時間:2023-03-05 04:24:21來源:大公报

  面對全球通脹壓力,金錢只會愈來愈貶值,所謂「你不理財,財不理你」,做好理財規劃是人生的重要一環,因為懂得賺錢和花錢,也要學習理財,為財富增值。理財第一步要從儲蓄做起,今期提出的10種儲蓄方法,可以助你積少成多,聚沙成塔。\大公報記者 李潔儀

  經濟環境不時風起雲湧,大眾確實需要儲錢傍身作未雨綢繆,因此愈早開始養成儲蓄習慣愈好。其中,較常見的方法有「333」儲蓄法,簡單而言是將淨收入分為三等份,假設扣除強積金供款的每月淨收入為18000元,就分成每份6000元,分別用於家用、日常開支,以及儲蓄,該儲蓄法一年可累積儲蓄72000元。

  另一種方法名為「631」,與「333」儲蓄法相近,同樣將淨收入分為3份,不過是將每月淨收入60%作為日常開支,30%作為儲蓄,10%預用作保險或風險規劃。同樣以每月收入18000元為例,「631」一年可儲64800元。

  按時儲起指定比例的收入

  「631」方法是以30%作為儲蓄基準,坊間亦有「25%」儲蓄法及「50-20-30」法則。顧名思義,前者是將月入的25%儲起,後者則把20%列為儲蓄投資,兩者的儲蓄比例都少於「631」的30%。

  上述的4種儲蓄法都是把收入分為2至3份,再按照不同的比例分配儲蓄額。「4321」法則也十分相似,每月收入可分為4份,包括40%投資、30%日常生活開支、20%儲蓄,以及10%保險。雖說富貴險中求,但畢竟有四成收入用作投資,這方法的風險相對較高。

  倘若希望採用更具紀律性的方法,可考慮以每日遞增的方式儲錢,如「365」儲蓄法,即第1日儲1元,第2日儲2元,到第365日增至儲365元,一年累積可儲66795元。

  類似的方法還有「52周」儲蓄法,以星期作為計算單位,假設第1周儲10元,第2周儲20元,到第52周增至儲520元,這樣一年下來,可累積儲蓄約13780元。

  此外,坊間有「100法則」,是按照年齡去制定投資部署策略,例如今年24歲,月入18000元,把當中24%作為儲蓄,即每月儲4320元,一年累積儲蓄為51840元。

  儲備3倍支出 應付不時之需

  韓國理財專家高敬鎬在10多年前提出「4個戶口」儲蓄法,原理是在銀行開立4個戶口,分別用作存入薪金、消費、投資及備用。其中,存入薪金的戶口主要用作支付固定開支,如屋租、水電煤費用等,餘款再平均存入另外3個戶口。

  消費戶口用於娛樂費、交通費等;投資戶口是投資金融產品的費用;備用戶口則是儲錢用途,同時亦可應付突發情況,如失業後的日常開支、醫療費用等,建議該戶口的金額是平均支出的3倍或以上。

  還有一種懶人儲蓄法,是將購物時找贖回來的零錢儲起。這方法的好處是比較隨意,毋須計算任何比例,但儲蓄效率可能較低。

  總括而言,以上儲蓄法各有不同,哪一種最具效率?哪一種較方便易用?往往是因人而易;最重要是養成儲蓄習慣,當遇上風浪時,亦可安然渡過。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