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简体站 > 正文

從《流浪2》《滿江紅》 看內地電影在港突圍

時間:2023-02-28 04:23:29來源:大公报

  左圖:《流浪地球2》在香港排片比一般電影少,但後勁不俗。右圖:《大公報》1月底推出「戲有此理」系列專題,旋即引發熱議。

  今年春節期間,《大公報》圍繞內地賀歲檔電影無法在香港同步發行,推出「戲有此理」系列專題,旋即在社會引發廣泛熱議。2月9日,由英皇電影發行的《流浪地球2》率先在港上映;另一部由張藝謀執導、安樂影片發行的內地電影《滿江紅》,確定將於3月2日在港公映。

  《流浪地球2》在香港發行以來的市場表現,能給內地電影在港發行帶來哪些啟示?作為今年內地賀歲檔票房冠軍,《滿江紅》今次在港上映預期成績如何?今期「文化觀瀾」邀專業人士一起解讀。\大公報記者 徐小惠

  從整體數據來看,《流浪地球2》自2月9日在香港上映以來,至2月19日上映11天,票房報收410萬港元,不及同日上映的台灣電影《想見你》(上映11天報收929萬港元),不過,記者觀察到,《流浪地球2》的排片自上映以來始終較低,首周戲院排片場次僅為《想見你》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流浪地球2》確實在香港上映後排片比較少。一般電影上映後會排400場左右,《流浪地球2》最多可能就排100場。」香港影評人協會榮譽會長何威提到。他認為,這或與幾年前《流浪地球》在香港上映票房表現不佳有關,院商出於商業考慮而作此決定。

  《流浪2》有後勁上座率穩定

  值得注意的是,在排片差距巨大的情況下,《流浪地球2》在場均人次上卻勝過《想見你》,以較少的排片拿到了相對較多的票房。

  《想見你》在首周上映後根據市場表現排片開始下跌,從2月10日的378場,至2月23日跌至70場;而《流浪地球2》則始終保持七八十場的日排片量,至2月23日,其場均和總觀影人次均高於同日的《想見你》。《流浪地球2》在上映兩周後在排片量、上座率以及票房等方面依舊保持比較強的後勁,除了英皇電影作為發行商在其中對於院線排片的支持外,也有賴其自身的高質量,展現出部分香港觀眾對這部電影的認可。

  2月中旬在上環舉辦的《流浪地球2》青年分享會上,立法會議員林琳、北京市青年聯合會委員黃梓謙、香港菁英會副主席兼網絡紅人工作者協會創會主席高松傑、香港青聯學生交流網絡主席區凱琳等,不約而同提到了《流浪地球2》中集體主義價值觀對他們的吸引力。黃梓謙說,電影中的中方代表堅持團結一致,拯救家園,並反覆強調「危難當前,唯有責任」,充分展現「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中國人美德,贏得觀眾掌聲,讓世界對中國人的情懷多一分理解。

  何威談到,不同於港人過去所接觸的電影中充斥崇拜個人主義、強調個人公平的西方思維,《流浪地球2》所強調的精神,是世界予我從未有過公平,但中國人依然有擔當、負責任和願意自我犧牲。片方將這種對於香港觀眾而言很新鮮的主題,包裹進科幻片這個熟悉的類型中,是一部很成功地以中國人視角講中國故事的電影。

  《滿江紅》料吸年輕觀眾

  即將在香港上畫的《滿江紅》,同樣關乎集體主義。電影圍繞南宋紹興年間、岳飛死後四年的一樁謎案展開,是張藝謀導演繼《英雄》之後,再度討論「刺殺與犧牲」的主題。

  犧牲精神是文明的標識,但這個主題對香港觀眾而言可能比較陌生。何威認為,雖然電影在內地的其中一個賣點是喜劇,「但香港觀眾不會把它當做喜劇片來看,而是作為一部『劇本殺』電影來看。」相信在扣人心弦、步步反轉的懸疑題材的包裝下,會吸引到年輕觀眾。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