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简体站 > 正文

方興未艾/亞洲ESG發展潛力大 全球資金關注

時間:2022-11-03 04:24:00來源:大公报

  圖:花旗集團個人銀行及財富管理首席執行官Anand Selvakesari。

  KKR聯席行政總裁Joseph Bae、花旗集團個人銀行及財富管理首席執行官Anand Selvakesari、紐約梅隆投資管理首席執行官Hanneke Smits昨日在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上獲邀參與討論可持續金融發展的議題。

  達到零碳目標 需投入百萬億美元

  有關可持續金融未來需要哪些因素來配合發展得更好,Anand Selvakesari認為,若然在全球範圍上推動可持續金融的進程,必需要更多的人才。他直言,該集團在2020及2021年已在ESG投資2500億元,去年更投資400億元在亞洲支持可持續金融。並強調,花旗將放眼全球,將資金提供給發展中經濟體及尋找可持續發展的機會。

  而在物色對象或機會必需與當地環境配合,並不能用單一政策套在不同對象,故此,必需依賴全球不同的專業人才。

  事實上,全球各個國家或地區都提高ESG的關注度,投資者亦都會關注ESG。Hanneke Smits表示,投資者與政府都很關心ESG,在選擇投資的公司時也應視為重點。特別是亞洲地區,雖則亞洲的ESG發展落後於其他地區,然而很快便能追上,因為亞洲投資者都很願意在投資組合內增加持續投資的內容。

  另一方面,最近有報告提到,要達到2050年零碳目標就需動用100萬億美元資金,Hanneke Smits認為零碳目標最終能夠實現。儘管個別企業例如航空公司、公用事務公司等,在ESG發展步伐較慢,然而投資者不應歧視該等公司,反而有責任考慮將部分資本分配到這些公司,幫助達到零碳。

  企業綠色轉型創造價值

  此外,作為私募基金投資者,Joseph Bae表示,在過去15年,集團與環境保護基金合作,打造綠色組合,開始發布年度可持續發展報告,從2011年起,集中於環境與社會責任方面。在可持續發展的範疇上,目前仍有很多投資機會,因企業綠色轉型會創造更多的價值。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