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生於1997年的謝彬華,最近奪得了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十大傑出港生」稱號。\大公報記者盧靜怡攝
謝彬華小時候居住在九龍旺角,一直很渴望能到更大的世界去闖一闖。初到廣州,他對這座城市充滿好奇,也形成了用專業去貢獻建設大灣區的價值觀。
謝彬華憶述,自己小時候常常遊走於南昌街,在逼仄的街頭,看着被高樓大廈分割的城市天際線,常讓他有種很侷促的感覺。「香港很小,我住的地方很小,外面的街也很小,即使去玩,大嶼山、迪士尼、海洋公園,其實很快就可以遊遍。有時出門除了在街上遊蕩,到公園,那麼在這之後呢?」
直到他中學會考後,報考了位於廣州的暨南大學,才開始了人生的新旅程。「我的價值觀其實是在內地讀書的時候形成的。我在香港的時候,對國家歷史、文化了解得不深,但到了內地,學校有非常多的機會給香港學生,去認識祖國。」他告訴記者,自己參加了一些遊學團,比如冬令營和夏令營,冬天到零下20多度的長白山,冒着風雪在白雪皚皚的山上攀爬。那種冷冽而又刺激的心情在他心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最讓我難忘的是延安之旅,認識了很多共產黨人的故事,才知道今天的生活是無數先輩用鮮血打拚回來的。」參加過眾多研學團的謝彬華,和一般同齡人相比,更懂得感恩,他知道自己所擁有的並非是必然的。他有些香港朋友認為要等大灣區建設成熟才會考慮北上,否則會擔心成為「開荒牛」。謝彬華則不然,他覺得在事情趨向完美之前,有些事情總是要有人做的。「硬骨頭總需要有人去啃的。很多人傾向於保護自己,害怕犧牲,而我覺得我願意去挑這份責任,有些事總要有人去做,我希望自己能夠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