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積金評級表示,強積金在3月估算蒸發約150億元。
今年以來,受第五波疫情、美國加息、中美關係、俄烏衝突等影響,投資市場大幅波動。強積金研究公司積金評級表示,3月份強積金估算蒸發約150億元,導致首季度錄得約762億元虧損,是兩年以來最差的季績。460萬名強積金成員當中,估算3月份每人平均損失超過3200元,2022年首季累計則損失約1.66萬元。
3月份單月及今年以來,內地和香港股票均是表現最差的資產類別,錄得連續三季見紅,亦是在過去12個月內的第9個月虧損。
積金評級主席叢川普表示,3月份美國10年期債息自2019年以來首次出現倒掛,加劇投資者對經濟衰退和滯脹的擔憂。金融市場面臨的風險持續上升;若這些風險未能消除,預期未來3個月市場將依然極之波動。
叢川普認為,強積金計劃成員不應驚惶失措,捕捉市場是難事,特別在不可預測的市場。他又強調,宜繼續投資及分散投資,兼且聚焦長遠退休目標。
駿隆集團常務董事陳銳隆建議,高風險投資者可考慮估值較低、通脹溫和、可採取較寬鬆貨幣政策的內地和香港股市,趁低吸納;偏好美股的投資者需留意基金經理的選股能力;低風險投資者可考慮轉移資產至人民幣貨幣及債券基金持盈保泰。
積金局:勿捕捉短期上落
對於3月份的強積金表現,積金局表示,了解強積金計劃成員十分關注強積金的投資表現;在過去21年,投資市場經歷不同的周期,強積金制度一直發揮其作用,為計劃成員的退休儲蓄增值。
該局續稱,留意到不時有機構發表強積金一季甚或一個月的短期表現報告。強積金乃長達30年、40年的長線投資,其間無可避免經歷不同的經濟周期。強積金計劃成員毋須過分擔心短期的市場波動,切忌試圖捕捉市況。
積金局提醒強積金計劃成員,應定期(例如半年或一年)審視強積金投資組合,並根據個人的投資目標、風險承受能力等因素作出相應調整。計劃成員如缺乏投資知識和時間管理強積金,可考慮預設投資策略(俗稱「懶人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