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简体站 > 正文

對沖通脹/估值廉宜 亞洲股債基金可取

時間:2022-03-11 04:24:46來源:大公报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導致滯脹風險升溫,意味着經濟增長或將於通脹高企下放緩。投資者應如何為這種可能出現的情景作準備?施羅德投資研究及分析策略師Sean Markowicz表示,滯脹風險增,對商品及黃金等通脹對沖資產較為有利。

  Sean Markowicz指,從經濟角度而言,這是合理的現象。黃金通常被視為避險資產,因此在經濟不明朗時期通常會升值。至於原材料及石油等商品除了是企業生產成本的來源,亦是通脹指數的關鍵組成部分。因此,當通脹上升,這類資產亦通常會造好。

  前景未明 審慎投資美債

  相比之下,經濟放緩階段對股票而言相當具挑戰性,因為企業需要對抗來自收入下降及成本上漲的壓力。透過國債票據的方式儲蓄現金亦非良策。他指,儘管美國國債往績不錯,但現在亦應以審慎態度對待。

  Sean Markowicz指,各央行現在處於進退兩難的局面。加息過快可能會導致環球經濟陷入衰退,但維持低利率的時間過長卻有可能導致通脹失控。總而言之,債市前景未明,今後的去向將取決於通脹與增長情緒之間的角力。

  東亞聯豐首席投資總監陳裕雄表示,通脹並不會令全球市場流動性收縮,整體市場流動性仍然充裕並繼續上升。從投資角度,他認為通脹出現,最令人顧慮就是對估值的影響。在通脹率愈來愈高的背景下,特別是對於高增長行業,投資者值得付出多少溢價是一個關鍵問題。他相信,今年市況變數較多,影響範圍廣。一般投資者較難掌握投資時機,故此可考慮亞洲股債混合型基金,抗通脹同時平衡投資風險。亞洲股市市盈率偏低、估值吸引;債市亦不乏好的選擇,可為投資組合提供派息機會。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