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加密龐克」系列被視為NFT的開山鼻祖。一張24×24像素的頭像,在去年3月被炒至760萬美元。
NFT全名為Non-Fungible Token,中文譯作「非同質化代幣」。NFT是利用區塊鏈的加密技術、去中心化等特質,讓交易更加具有公信力。因此,每個NFT作品都具有不可替代與複製的特點,而不像錢幣、鈔票、比特幣(Bitcoin)等「同質化代幣」般,可以被複製和互相取代。購買者所購買的藝術作品、音樂及數位圖片的「所有權」,而非作品本身。
資料顯示,NFT的開山鼻祖是「加密龐克」(CryptoPunk)系列。該系列是2017年以太幣(ETH)的初代應用。它的誕生啟發了標準代幣的建立,被公認為是現下「加密藝術」運動的起點,開啟了NFT元年。
經過逾4年,一張24×24像素的「加密龐克」頭像,在去年3月被炒至4200以太幣,當時折合約760萬美元。若按近日每以太幣兌約2500美元計,該頭像已經漲價至約1050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