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简体站 > 正文

延續景氣/中國出口上月升27.1% 勝預期

時間:2021-11-08 04:27:01來源:大公报

  圖:中國十月出口增速高於市場預期,進口增速則遜預期。

  發達經濟體需求強勁、中國出口替代效應持續發揮作用,按美元計價10月中國出口增速高於市場預期升27.1%,也帶動當月貿易順差達到破紀錄的854.4億美元;進口增速則不及預期錄20.5%升幅。受訪專家關注歐美「刺激政策」的退出及大宗商品價格變化對外貿構成的影響,但他們普遍預計,今年全年中國出口將延續較高景氣水平;年末進口量將保持穩定,並呈現「量穩價落」之勢。\大公報記者 倪巍晨

  按人民幣計價,10月中國出口、進口分別錄得20.3%、14.5%的升幅,當月實現貿易順差5459.5億元人民幣。今年前10個月,人民幣計價出口、進口同比分別增長22.5%和21.8%;美元計價出口、進口則增長32.3%及31.4%。

  中國支撐全球供應鏈

  交銀金研中心高級研究員鄧宇分析,歐美「補庫存」周期的開啟,疫情背景下供應鏈短缺帶來的價格上揚,以及中國出口替代效應持續發揮作用,是上月出口延續較高景氣度的關鍵,在海外反覆受到疫情困擾背景下,中國對全球供應鏈形成了較強支撐。申萬宏源宏觀首席分析師秦泰認為,發達經濟體商品消費需求保持較高水平;另一方面,東南亞地區加工貿易出口產能的脆弱性或超預期,這使全球工業生產更倚重中國的產業鏈體系。

  進口方面,鄧宇指出,政策調控保障了大宗商品的供應充足,但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持續高位,中國經濟增速略有放緩等,卻使中國進口呈現「量減價升」趨勢。

  海關總署提供的數據顯示,10月中國紡織、紡紗等疫情物資出口,受海外疫情反覆影響小幅回升,手機、自動數據處理等商品出口亦有所擴大。今年前10個月,中國進口鐵礦砂、原油、大豆、鋼材的數量分別減少4.2%、5%、7.2%及30.3%,但進口均價卻分別上漲61%、35.6%、30.2%及46.4%。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認為,從需求側看,疫情影響已降低,外需環比改善速度正在加快,儘管近期對美運價出現下跌跡象,但這並不預示外需的走弱,從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兩年複合增速看,歐美聖誕季備貨狀況仍較暢旺,在存量訂單加持下,短期中國出口動能有望延續。

  鄧宇表示,在歐美發達經濟體「刺激政策」退出、疫情波動、供應鏈短缺等環境中,海外需求或逐漸放緩,而國際運價的回落,也會對中國出口的貢獻度有所下降,但從當前外貿形勢看,今年全年出口仍有望延續較高的景氣水平。

  申萬料全年出口增26.7%

  他續稱,未來國際重點大宗商品供應產能將逐步修復,商品價格或「見頂回落」,預計未來價格端不會出現較大漲幅,中國進口量將保持穩定,並呈現「量穩價落」趨勢。

  秦泰明言,現階段中國對美高增,反映對美出口的中期韌性,決定調升四季度中國出口增速預期至12.2%,並將2021年全年中國出口增速預期值提高至26.7%。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