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简体站 > 正文

過敏反應/中醫扶正氣防病

時間:2021-09-12 04:26:27來源:大公报

  圖:過敏性疾病例如鼻敏感,會出現打噴嚏、流涕等症狀。

  在香港,食物敏感、鼻敏感、濕疹等十分普遍。註冊中醫郭岳峰博士表示,一般過敏體質的人往往屬於正氣不足,對外界環境的變化缺乏耐受能力,容易產生各種疾病。

  他續說,正氣不足的人對外界環境的變化缺乏適應的能力,因而出現過激的反應。比如說,大多數人能耐受氣溫五度高低的變化,即使不增減衣物,亦不會感冒或出現鼻塞、打噴嚏、流涕等症狀,但體質較弱的人就有可能出現這些症狀,甚至感冒、發燒;這些屬於「過敏反應」,往往要「動員」身體多個器官和系統參與,令身體消耗更多的資源而「耗傷正氣」,造成正氣的進一步虛弱。

  中醫治療鼻敏感、哮喘、濕疹等過敏性疾病,會從扶助正氣入手,注重整體觀念和臟腑之間的相互關係。

  以過敏性鼻炎為例,郭醫師表示,中醫治療非只是局部性,也更注重整體的調節,局部主要以針灸改善鼻腔的堵塞,解決通氣問題,而整體以提高免疫力,輔助正氣,扶正固本為主,這樣不管短期還是遠期,均療效持久。

  問到有過敏反應的人接種新冠疫苗前,需要先作治療嗎?他表示,根據國家衞健委早前發布的首版新冠病毒疫苗接種技術指南,明確了五類人不宜接種疫苗,包括:

  ①對疫苗的活性成分、任何一種非活性成分、生產工藝中使用的物質過敏者,或以前接種同類疫苗時出現過敏者。

  ②以往發生過疫苗嚴重過敏反應者。

  ③患有未控制的癲癇和其他嚴重神經系統疾病者。

  ④發燒或患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急性發作期,或未控制的嚴重慢性病患者。

  ⑤妊娠期婦女。

  此外,郭醫師對易患感冒者,提供預防療方。他稱可用適量玉屏風散、黃芪10克、白朮20克、防風10克,加水200毫升煮至120毫升,代茶飲;或以太子參15克、蘆根30克、白茅根30克、桑葉10克、荷葉10克、炒薏米20克、石菖蒲12克,加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代茶飲。

大公報記者 陳惠芳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