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简体站 > 正文

半醉半醒書生夢 武夷五夫熹遊記

時間:2019-12-06 04:27:22來源:大公報

  圖:興賢書院牌樓造型雄偉凝重,飛簷重疊,上嵌石刻「興賢書院」豎匾,圍以龍鳳呈祥浮雕

  每年4月1日是張國榮的忌日,從2003年至今,已有16年。《倩女幽魂》中,張國榮扮演的痴情書生寧采臣成為銀幕經典型象,讓「書生熱」延續了一段時間。

  提到書生,不得不提及書院。香港歷史上最早記載的書院修建於宋朝,為力瀛書院(又名「力瀛書齋」),位於香港新界錦田桂角山。而同在宋朝的朱熹,曾在中國四大書院中的嶽麓書院、白鹿洞書院、石鼓書院教過書。

  趁着秋日,搭乘高鐵從西九龍出發到朱熹故里,實可做一場單純中帶着傻氣,木訥中依舊儒雅的「書生夢」。\大公報記者 蔣煌基 文、圖

  體驗「朱子祭祀大典」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縣,是朱熹誕生地。每年農曆九月十五,是朱熹誕辰紀念日。農曆9月15日在尤溪舉辦朱熹官方祭禮,2011年已列入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朱熹後人朱向告訴記者,「朱子祭祀大典」是尤溪縣專門用以祭祀朱熹的大型廟堂祭祀樂舞,是集樂、歌、舞、禮為一體的綜合性藝術表演活動。每年「走朱子之路」活動期間,均會帶領港台青年學子,赴尤溪祭拜朱子。

  據悉,尤溪縣紀念朱熹活動可追溯到嘉熙元年(公元1237年),朱熹卒後第三十七年,當時的縣令在南溪書院文公祠組織祭祀,此後成為一項文化傳統,南溪書院成為古代官方祭祀朱熹的唯一場所。尤溪縣祭祀朱熹活動一直沿用古制,從明弘治四年(1491年)開始的「三祭」(春、秋、朱子誕生日各一祭),簡化為如今只於每年農曆九月十五朱熹誕生日的「一祭」。

  2007年,尤溪縣結合歷史資料研究,挖掘整理、簡化完善了「朱子祭祀大典」,並在南溪書院首次恢復朱熹誕辰祭祀活動。

  「朱子孝母餅」傳親情

  朱熹一生廉潔清貧,日常生活頗為儉用。但相傳朱熹在治學之餘頗好美食,他所創造的菜餚經後人用朱子文化演繹成新菜品,編製成一套系統的菜譜,十多道獨具風味的朱子家宴菜餚廣為五夫鎮老百姓喜愛,稱之為「朱子家菜」或「文公家宴」,流傳800多年。

  「其實朱子家宴的食材都是本地易取得的普通食材,並非難尋。」當地餐廳老闆介紹,朱子家宴分別是朱子家釀、窩底、紅菇湯、文公菜、泥鰍粉絲、燉黃鱔、炒田螺、臘肉蕨菜、酒糟肉、釀豆腐等10多道菜。

  「朱子家宴」中最有影響的還數「文公菜」。相傳「文公菜」實則為朱熹製作的「雜錦」小菜,文人墨客雅集小酌品嘗後交口稱讚,便很快在鄉村流傳。因朱熹去世後謚號「文公」,五夫鎮人民為了紀念他,就把這道菜取名為「文公菜」。

  其實此菜做法簡單,就是豬肉剁成肉泥等混合一起做成的肉丸,蓋上薄蛋片,一層層疊成塔狀入鍋蒸熟,底下可以鋪花生、豌豆或者芋頭。由於口感芳香滑而不膩,800多年來一直在民間流傳,成為宴客主菜。

  據說,以前當地讀書人在趕考前,親人都要製作「文公菜」餞行,祈求考場上能像朱熹那樣文思泉湧,金榜題名。

  而當地另一小食「朱子孝母餅」,亦與朱熹相關。當地導游說,因為朱熹母親喜歡吃兒子親手製的餅,因此朱熹在出遠門前都會做一些餅留給母親,當地人因此稱之為朱子孝母餅。朱子孝母餅甜而不膩,酥脆易食,也是一道不可錯過的武夷山特色小吃。

  「香江茗苑」茶香醉人

  今秋,參加海絲華文媒體福建行的數十家海外華文媒體記者,走訪武夷山「香江茗苑」,了解當地茶文化。

  該觀光園佔地面積170畝。園中遊覽區塊包含武夷茶文化博覽館、茶葉全自動加工生產流水線、茶藝歌舞秀、香江茶宴、茶山茶園、香茗湖中庭水景、傳統手工作坊、品茗休閒購物一條街八大遊覽參觀點。

  在參觀過程中,華新時報社社長蔣佳檉親身體驗了茶葉搖青,對製茶工藝表現出極大的興趣。他說,茶葉作為中國獨特的文化印記,牽動着海外眾多華人的思緒,本次參觀不僅讓他深入地了解到製茶工藝,還對中國源遠流長的茶文化有了深刻的領悟。「作為中華文化的傳人,我們都應該去熱愛並且傳承它」,蔣佳檉說。其實,每年四五月份才是茶葉製作的季節,那時的武夷山處處氤氳着茶香。但近些年,當地除了山水旅遊及茶葉外,亦力推將二者與文化互相融合。

  2016年來自香港八所大學參加「福建茶文化之旅」的學生,就曾到訪武夷山。當時香港中文大學的許同學曾向記者透露,當夜觀看《印象大紅袍》即將結束時,演員捧來的茶有限,他們有幸獲得一杯,一組8人每人抿一小口,分享了那一小杯茶。

  觸摸理學文根

  朱熹的許多著名篇章,都是在五夫完成定稿,關乎他的遺存、遺跡也是隨處可見。

  朱熹,在中國歷史上,尤其在元、明、清三朝盛極一時,大有蓋過孔、孟之勢,其思想亦被立為封建統治階級的官方哲學,科舉考試都以朱學為科場程式,成為鞏固封建社會統治秩序的強有力精神支柱,因而被尊為「至聖」。

  出生於南劍州尤溪(今屬福建省三明市尤溪縣)的朱熹,在福建省武夷山市五夫鎮前前後後居住了五十年。他的許多著名的篇章,都是在五夫完成定稿,關乎他的遺存、遺跡也是隨處可見。

  始於晉代中期的五夫鎮,迄今已有1700餘年歷史,充盈着古樸與靜謐,似乎與現代都市略顯格格不入。至今,五夫鎮境內仍有30多處理學文化遺跡,有紫陽樓、興賢古街、興賢書院、劉氏宗祠、連氏節孝坊、朱子社倉、五賢井、朱子巷、古街牌坊、半畝方塘遺址等文化景點。

  「五夫鎮裏最能集中體現朱熹功業的地方是興賢古街。」福建省講解員羅愛文告訴記者,興賢古街,由籍溪坊、中和坊、儒林坊、朱至坊、紫陽坊、雙溪坊六個街坊組成,始自五虹橋,終至文獻橋,全長1000餘米。

  走進古街,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古樸、乾淨而整潔,穿行在鵝卵石、青石板砌成的小巷中,兩邊的古牆伸手可及。這條古街,歷經1000餘年的世故滄桑,至今尚保留着許多古代特別是宋代時期的建築,並流傳古樸淳厚的民風習俗。更難得的是,全長1000餘米的興賢古街,現仍居住着近千人口。

  三市街牌坊的一側,曾為集市區域,民眾可在此出售貨品或購買所需。三市街牌坊另一側則刻了「過化處」三個字。當地人說,此為紀念朱熹,「過」是經過的意思,「化」則是教化。

  用一座牌坊將讀書場所與喧囂的市井悄然隔開,從集市上過來的人們到「過化處」就會自覺停止在市集上的喧鬧,以免影響書院學子的刻苦攻讀。

  穿過「過化處」,不遠即為興賢書院。書院牌樓造型雄偉凝重,飛簷重疊,上嵌石刻「興賢書院」豎匾,圍以龍鳳呈祥浮雕。據史料記載,朱熹早年就讀於興賢書院,學成後便在這裏講學授徒。

  三進的興賢書院,上廳正上方懸以「繼往開來」堂匾,仿朱熹筆體,蒼勁有力。上廳正壁繪有九龍圖一幅。據鎮裏張姓講解員說,「龍生九子各有不同」,在興賢書院正廳保留此壁畫,是為提醒師者需「有教無類」,注重學生個性及需求,因材施教。

  朱子文化浸潤人心

  朱熹第26代嫡孫朱向,不僅在香港發起創建了香港朱子文化交流協會,亦每年組織帶領港台青年學子赴尤溪和武夷山「走朱子之路」。

  在五夫鎮的古建築中,留存着不少「龍魚」圖案,據傳多出自「鯉魚跳龍門」的民間傳說。按孔孟文化,「治國平天下」是為古代讀書人之理想。當地人們欲借此比喻儒士文人考中狀元即跳過龍門,成為「登龍」。

  朱熹不僅了解教育對思想普及的效用,亦發揚《大學》中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成為後世學者必宗的追求。

  國學大師錢穆,尊崇朱子,始終如一,晚年撰百萬言《朱子新學案》,開宗明義即謂:「在中國歷史上,前古有孔子,近古有朱子,此兩人皆在中國學術思想史及中國文化史上,發出莫大聲光,留下莫大影響。瞻觀全史,恐無第三人可與倫比。」

  錢穆一手創辦了新亞書院,後來的香港中文大學,即由包括新亞書院在內的四個學院合併而成。與錢穆差不多同年抵港的饒宗頤,後來就在新亞學院執教,並在香港的國學領域以啟山林。

  金庸說,有了饒宗頤,香港才不是文化沙漠。一座小鎮,竟與香港有着如此生動聯結,令人感嘆。朱熹第26代嫡孫朱向,不僅在香港發起創建了香港朱子文化交流協會,亦每年組織帶領港台青年學子赴尤溪和武夷山「走朱子之路」。

  下期「城市地圖」將於12月20日刊出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