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简体站 > 正文

巧手奪天工 巴蜀工藝獲新生

時間:2019-11-06 04:23:12來源:大公報

  圖:雙龍七鳳冠按清代《萬國來朝圖》中乾隆后妃所戴鳳冠設計製作而成,耗時5000工時

  第七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正在成都舉行。作為本次非遺節的專題聯展之一,正在成都博物館展出的「巧手奪天工──傳統工藝的現代新生」展覽,匯集了十六位非遺傳承人、十位青年藝術家,通過十六個門類的近百件精美作品,讓傳統碰撞時尚,使非遺於代代傳承中煥發新生。\大公報記者 向芸 文、圖

  中國各族人民在長期生產生活中形成的傳統工藝,門類眾多、分布廣泛,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傳統工藝從精挑細選的原料到純熟精湛的技藝,以及獨具特色的風格,每一個環節都傳遞和保存着歷史信息、地域特徵和民族情感,以極致的「天工之美」連接着歷史與未來。

  羌彝技藝 民族風采

  本次展覽共展出六十餘項傳統工藝作品和三十多件現代設計創作的作品,包括蜀繡、蜀錦、銀花絲、瓷胎竹編、成都漆藝「五朵金花」,以及藏族金屬鍛造技藝、彝族銀飾製作技藝、羌族刺繡、瀘州分水油紙傘等非遺項目的大師級作品。

  展覽中,羌繡「金瓜萬福圖」彩色繡片和羌繡「二十一團花」都是從地震或泥石流廢墟中搶救出來的繡品,背後的故事格外讓人感動。羌繡多以粗布、棉線綴成黑底白紋,再繡以各種圖案,顏色對比強烈、構圖嚴謹、組織勻整,極富裝飾性與實用性。值得一提的是,羌繡在繡製過程中既不打樣、也不劃線,繡娘們全憑嫻熟的技巧,信手挑繡成具有民族風格、絢麗多彩的圖案。

  絲縷之間 錦繡官城

  和羌繡一樣,織錦與刺繡也是中國傳統織繡文化裏的兩大瑰寶。在展廳中,精美的蜀繡《探春》和《西遊記》吸引了觀眾的目光。

  據載,蜀繡是隨着蜀地絲織業的發達而發展起來的,兩晉時刺繡品已成為蜀地特產,隋唐後達到高峰,與蘇繡、湘繡、粵繡並稱為「中國四大名繡」。其中,蜀繡《探春》是由蜀繡省級代表性傳承人、四川省工藝美術大師鄔學強繡製的雙面繡。一隻孔雀棲於花樹上,形態翩躚、顏色協調,多種針法讓整個孔雀顯得栩栩如生,甚至羽毛上色彩斑斕的眼狀斑都泛着七彩的光芒。

  而蜀繡《西遊記》則由原成都蜀繡研究所針法研究小組製作,由一百多個不同形狀的花紋組成。據介紹,該作品使用了六十七種蜀繡傳統針法,每種針法的用線粗細、排列疏密、施針力度都貼切準確,已成為蜀繡研究所在針法運用、研究、教學和質檢時的一個參照標準。

  蜀錦織造技藝省級代表性傳承人、四川省工藝美術大師、成都古蜀蜀錦研究所所長胡光俊從事蜀錦織造技藝工作已經五十年。他表示,蜀錦織造工藝繁雜,共有十多個工種,五十、六十道工序,一個人是無法完成一件蜀錦產品的。「從小樣設計到上機織造,一般需要七、八個人,耗時更是少至數月、多至數年。」

  「蜀錦綢面上有平紋、斜紋、緞紋三種變化組織,採用重經、重緯、重組織的傳統生產技藝,在自然光線下,不同方位會反射出不同的色彩。」胡光俊在導賞時表示,一般的絲織物是先將布匹織好再在布匹上或染或繡出紋樣,而蜀錦需在織造的過程中一次性將顏色豐富的圖案完成,一位熟練的織工一天也僅僅能完成幾厘米,因此有「寸錦寸金」的說法。

  雕鐫扣器 百伎千工

  作為典籍之外的一種活態文化,傳統工藝是由人來創造、傳播、發揚的。如成都漆器就在成都漆藝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四川省工藝美術大師宋西平和女兒的傳承中,得到了延續。

  成都漆器歷史久遠,可追溯至商周時期。漢代時,官府在成都設有漆器工廠,是全國漆器製作中心之一,其生產規模龐大且分布甚廣,揚雄曾用「雕鐫扣器,百伎千工」來描繪當時的盛況。

  一九七二年,宋西平進入成都漆器廠,師承成都漆藝大師陳春和,卻因為對生漆過敏嚴重而轉做裝飾,主攻雕刻,並學會了成都漆藝特有的「三雕一刻」──雕漆隱花、雕花填彩、雕錫絲光和雕漆針刻。

  此次展覽中,宋西平製作的黑底雕錫絲光鳳紋寶盝盒、雕漆隱花雲氣紋漆鈁、百花堆漆大攢盒,集中呈現了「三雕一刻」的獨特技藝。

  「這組雕漆隱花雲氣紋漆鈁採用了成都漆器最傳統、最典型的雕漆隱花髹飾技法,有一百多道工序,花了五年多才完成。」宋西平告訴大公報記者,整套胎體髹漆數遍後,進行雲紋紋樣雕刻,在雕刻好的紋樣裏填金腳漆貼金銀箔,待金腳漆乾後,髹塗透明漆數遍,再經數遍研磨推光直至漆面光亮、無凹凸感且漆面透水。

  因為始終沒有合適的接班人,宋西平的女兒、「八○後」張丹辭去穩定工作,隨着母親學習漆藝。張丹從小耳濡目染,雖然起步晚,但卻進步快,已繼承了母親的工作室。

  和張丹一樣,「八十後」左書僑也在花絲鑲嵌這項傳統技藝上不斷追夢。花絲鑲嵌又叫細金工藝,是一門傳承久遠的傳統宮廷手工技藝,主要用於皇家飾品的製作。

  據記載,花絲鑲嵌工藝起源於春秋戰國金銀錯工藝,在明代達到高超的藝術水平,尤以編織、堆壘技法見長。對寶石的大量運用和寶石鑲嵌工藝的完善,是明代花絲鑲嵌首飾對中國傳統首飾的最重要貢獻,改變了傳統首飾重紋飾輕寶石的傳統;而清代寶石資源逐漸枯竭後,則採用點翠和燒藍來達到金碧輝煌的效果。

  如今,花絲鑲嵌工藝只留存於北京、成都兩地,且尤以北京的花絲鑲嵌工藝最為齊全。作為渝派花絲鑲嵌第一傳承人,左書僑也是目前內地唯一一個能獨立製作完整鳳冠的匠人。

  本次展覽展出的「雙龍七鳳冠」,按清代《萬國來朝圖》中乾隆后妃所戴鳳冠設計製作而成,鳳冠頂端兩條行龍騰雲之上對戲火珠,下至七條金鳳口銜珍珠流蘇,運用了壘絲、鏨刻、嵌寶、緝珠等幾十種傳統手工製作技藝,耗時五千工時。

  鍛造鎏金 蜀器柴燒

  而展覽中的藏族金屬鍛造技藝、彝族銀飾製作技藝等,則體現了濃郁的少數民族特色。

  藏族金屬鍛造技藝起源較早,與藏族人民的生產、生活和宗教信仰緊密聯繫,有鮮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其製作工藝一般可分為鑄造、鍛造、鏨花和鎏金四個主要步驟,通過以龍、獅子、老虎等祥瑞動物為主紋,以蔓草紋、蓮花紋等為輔紋,構建成不同的主題性內涵,表達吉祥美好的寓意。

  此次展出的「密集金剛」由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金屬鍛造技藝傳承人董察日多鍛造,以西藏布達拉宮館藏的八瓣蓮花密集金剛曼荼羅為原型。導賞員表示,匠人需把金與銀混合融化後塗在銅器上,將表面燒烤固着,再加以打磨。這樣製作而成的鎏金工藝品即使經過數十年,依舊璀璨光亮不會褪色。

  而彝族則是我國最早冶煉和鑄造銀器的民族之一,彝族銀飾製作形成了鑄煉、吹燒、鍛打、編結、雕鏤、鑲嵌等一整套工藝流程。導賞員說,每套彝族銀飾都沒有模版,全靠銀匠的記憶來製作完成。彝族人以佩戴金銀為時尚,姑娘們十四、十五歲時便已請匠人打造自己的婚嫁飾品。

  同時,此次展覽還展出了成都銀花絲製作技藝省級代表性傳承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倪成玉的代表作「梅蘭竹菊大六方花瓶」,銅雕技藝國家級非遺傳承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朱炳仁的銅雕作品「境心相容」,風格獨特、各有千秋的「四川三大年畫」──綿竹年畫、梁平年畫、夾江年畫等,讓觀眾目不暇接。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覽中,幾乎每一項傳統工藝展品都有相應的現代設計作品與之呼應。比如既還原古老柴燒技術,更融入現代手法的獨特「蜀器新柴燒」;源於南宋畫家馬遠的《水圖》,以紙漿雕刻出水的種種姿態設計作品《十二水圖》;融會中西思維、曾走進倫敦時裝周的服裝「唐仕纖裳.春江花月夜」;採用傳統竹編技術,以天體儀為靈感的竹編提燈「如星」……一項項古老的傳統工藝在藝術家手中煥發出新的光彩。

  此次展覽的策展人肖飛舸表示,展覽從準備到開幕耗時兩年,希望把傳統工藝放在現代審美的語境中,通過藝術化的表達,呈現出不一樣的美感。「以非遺項目為代表的傳統工藝,不斷為現代設計提供養分的同時,也通過現代藝術的表達,展示出蓬勃生命力。」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