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评论 > 正文

區議會選舉/將選票投給最能幫到你的人\陳 鋒

時間:2023-12-08 04:02:54來源:大公报

  再過兩天就是區選投票日,許多市民等這一天等了很久,畢竟上一次選舉產生的區議員不務正業,離職的離職、走的走,導致地區事務嚴重受影響,市民高度期盼選出新一屆區議員,能將過去地區工作的「欠賬」補回來。事實上,此次區選是落實新選舉制度和完善地區治理的重要一步,其根本目的,是要讓區議會重回應有的角色定位,讓區議會更能體現出服務社區的功能。正因如此,每一位選民都不要浪費寶貴的投票機會,將手中的選票,「投給最能幫到你的人」!

  此次區議會選舉有「三新」:一是新的選舉制度。在中央完善特區選舉制度之後,區選的選舉模式、選區範圍、投票方式等等,都與以往有較大的區別,候選人代表性更廣,讓市民可以選出更優秀的區議員;二是新的選舉風氣,沒有以往反中亂港分子的極端言行,更多的是扎根地區、扎實幹事的年輕面孔,整個選舉過程,拚的是政綱、比的是往績、靠的是熱忱和決心;三是新的選舉意義。如果說以往的區議會選舉更多體現的是政治立場的對抗,市民的利益被置於一邊,那麼在完善選舉制度、重塑區議會之後的選舉,則是推動地區治理的完善,更好地服務居民的一場真正民主的體現。

  參照三個「更能」來選擇

  連日來,候選人盡最後努力介紹政綱、吸引市民支持;而選民亦與候選人密切互動,比較各人的條件與質素;特區政府各部門、公營機構,以及公務員團體和民間機構,都在大力宣傳區選,鼓勵選民積極投票。從候選人角度,當然希望選民踴躍參與,讓他們有機會實現服務市民的抱負。但對於選民而言,如果不投票,損失的不只是「一張選票」那麼簡單,而是未來四年將沒有自己的地區「代言人」,自己對社區發展的意見,無法得到更好的反映。

  投票是公民義務,但到底應當如何選擇?正如許多評論所指出的,此次參選的399人當中,都具備不同的特點、優勢,都是真心為市民服務,都是具實力的競爭者,未到公布結果的一刻,都不知道鹿死誰手。這說明在新選制下,區選的競爭性不但未有削弱,反而較以往更加激烈,沒有一個選區可以自動當選,沒有一個參選人可以「坐定粒六」,參選人都要拿出十二分的努力,每一票都要全力爭取。

  選民可以「好中選優」、「優中選強」,更可以參照三個「更能」來選擇:一是看誰的政綱更能改善地區治理,二是看誰更能回應市民訴求,三是看誰更能推動香港未來整體發展。簡而言之,就是選出那些你認為最能幫到社區、最能幫到自己的候選人。

  警惕亂港勢力散播假消息

  選舉競爭激烈,選民投票意欲高漲。連日來,特區政府也「全面出動」,舉辦了大量宣傳選舉的活動。市民在密切關注選情的同時,也應警惕反中亂港勢力發放的假消息。事實上,近日在社交平台出現各種謠言,其目的,就是要混淆視聽,以影響選民投票意欲。對此,特區政府及有關執法部門必須密切監察,嚴格執法。

  日前,廉政專員胡英明表示,廉署將於選舉當日總動員,派出超過900名廉署人員駐守票站,即時處理市民的查詢及投訴,務求令選舉順利進行。胡英明指出,廉署會確保公共選舉廉潔公正,會透過執法、防貪、宣傳教育,令今次區議會選舉能夠公平公正地進行,防止出現任何舞弊及非法行為。

  根據《選舉(舞弊及非法行為)條例》第27A條已清楚列明,任何人如公開煽惑他人不投票或投無效票,即屬違法,可能會被判監。廉署近日發現在互聯網有人發放和轉載一些不法呼籲,對於這些違法行為,廉署即時採取行動。呼籲社會大眾嚴守法規,一同確保廉潔選舉。

  12月10日的區議會選舉對完善地區治理非常重要,所有選民都應踴躍積極參與投票,選出有幹勁、有能力的區議員。這不僅是為自己,也是為香港的未來。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