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评论 > 正文

銳評/為什麼說現在的民主黨不符愛國者要求?\卓 偉

時間:2023-09-28 04:02:56來源:大公报

  新一屆區議會選舉不單是完善香港選舉制度的最後一環,更是完善地區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重塑後的區議會,將全面回歸基本法規定的職能,回到為民服務、為民解困的初心,區議會選舉就是為市民選拔出有心有力服務社區的愛國愛港人才,這是今次選舉的重中之重。任何符合參選資格的人士都可以報名,但能否「入閘」卻要看各自造化,看有關政黨和人士的往績、所作所為、立場和定位,不是想參選就可以參選,關鍵是符合資格要求,當中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一點,就是參選人必須是愛國者,符合愛國者的一切標準和要求,這是香港從政的硬底線。

  愛國者是從政的「硬底線」

  民主黨早前一改對抗2021年立法會選舉的態度,表示有意派員參加區議會選舉。消息隨即引起社會的廣泛討論,不少聲音都認為以民主黨過去的所作所為、以民主黨核心人物近年的言論和表現、以民主黨的立場和取向,很難符合愛國者的要求。當然,民主黨要參選是他們自家的事,但能否「入閘」卻不是他們自己說了算,當中要經過兩重關卡:

  一是參選人須先取得一定數量的當區選民提名,同時要在地區分區委員會、地區防火委員會和地區撲滅罪行委員會中各取3個共9個提名。二是在取得提名後,要通過「區議會資格審查委員會」的資格審查,以裁定參選人是否符合擁護基本法、效忠香港特區的法定要求和條件,而有關「擁護、效忠」的具體要求,已在香港法例第一章《釋義及通則條例》訂明相關的正面清單和負面清單,具有清晰的標準。

  在新的區議會選舉中設立這兩重關卡,並非要刁難參選人,而是要確保參加選舉的人都必須是愛國者。2019年「黑暴」期間的一屆區議會教訓太過深刻,區議會的烏煙瘴氣、地區服務的停滯、社會的對立和內耗,廣大市民都是受害者,區議會甚至淪為「煽暴煽獨」平台。要杜絕有關情況再次發生,就必須在制度上紮緊籬笆,不給反中亂港分子絲毫竊據議會的機會,只有將區議會牢牢掌握在愛國者手上,香港的地區治理、市民的福祉才會有真正保障。這就是區議會選舉必須全面貫徹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的主要原因,一切都是為了市民好。

  現在民主黨想參選了,不再杯葛選舉了,但參選不是民主黨想參加就可以,必須符合法律上、政治上的要求,成為一個無可質疑的愛國者。一些所謂「反對派」至今還在狡辯愛國者標準模糊,這是揣着明白裝糊塗,自知不符合愛國者標準而詐傻扮懵、自欺欺人。愛國者的界線是清晰的,民主黨如果真想參選,當前最重要是向外界、選委、「區議會資格審查委員會」,證明自身符合愛國者的要求和標準,而不是以為開個記者會、回應幾句,就可以成功「入閘」。

  坊間不少聲音認為民主黨不符合愛國者要求,並非無的放矢,當中至少有四個原因:

  一是民主黨至今仍沒有就2019年參與「黑暴」有一個明確的說法,更沒有向公眾有真誠道歉。不少民主黨成員都有參與「黑暴」,不少更因此身陷囹圄或竄逃外國,民主黨也是公開支持「黑暴」,「黑暴」分子毫無疑問不是愛國者,民主黨要參選就必須在「黑暴」問題上有個明確說法和交代。

  二是民主黨至今仍拒絕接受香港新的政治秩序,這體現在民主黨仍然反對香港國安法以及新選舉制度之上。隨着香港國安法頒布實施,選舉制度的完善,全面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香港的政治形勢和政治生態已經大幅轉變,香港正式進入了「愛國者治港」的新時代。但民主黨一方面拒絕接受新的政治形勢,對於新的選舉制度至今仍在不斷批評,另一方面又希望參選,這是一種投機的路線,何來真心愛國愛港?

  仍未與西方反華勢力割席

  三是民主黨並沒有在政綱、行動、立場上真正回到愛國者陣營之上。民主黨要參選亦一樣,必須在政綱、定位、立場上回到愛國者的陣營,但在「黑暴」之後,民主黨卻沒有對立場定位作出檢視,也沒有反省及修改以往的對抗路線,更沒有與「黑暴」劃清界線。在大是大非問題上依然首鼠兩端,不切割、不改弦、不調整,這樣一個政黨想繼續參選,恐怕是一廂情願。

  四是民主黨並沒有真正與西方反華勢力切割。民主黨一直與某些西方反華勢力關係密切,某些成員更儼然一副「西方代言人」的模樣,在「黑暴」期間公然呼籲外國勢力干預以至制裁香港,現時一些仍掛着民主黨骨幹頭銜的人士,繼續在外國從事反中亂港行動,但民主黨卻聽之任之。在香港新的政治形勢下,「西方代言人」的標籤絕不可能在香港政局有一席之地,民主黨卻沒有設法扭轉外界觀感,主動與西方反華勢力保持距離,怎可能得到外界信任?如何符合愛國者要求?

  民主黨現時表示希望參選,並非是幡然醒悟,真心接受新的選舉制度,真心回到愛國者陣營,更多的是現實和生存上的需要,為的是議席利益。現在形勢很明確,民主黨不顯示出決心和誠意,不改弦易轍,仍然是2019年的民主黨,將不符合愛國者標準,自然不存在可「入閘」參選的機會。

  資深評論員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