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秋分,依然高溫,在遠離繁華都市的離島坪洲,晚上迎來一場別開生面的露天電影。銀都機構所屬南方流動放映隊,不辭辛勞,從市區帶着全套放映設備,乘船渡海來到坪洲,早早就在坪洲志仁學校的露天平地上搭起了銀幕,架上了喇叭,安置好放映機。當晚,露天平地擠滿人群,大家心情愉悅。精心挑選的香港電影《梅艷芳》得到居民讚賞。有居民說:「在島上都已經好耐沒有放過電影了!」
「夜繽紛」也是文化政策
近日,特區政府推出「香港夜繽紛」活動,9月中開始在港九新界舉辦一系列具香港特色和吸引力的夜間活動,讓市民和旅客一同感受香港晚上的活力和魅力。從政策上看,「香港夜繽紛」不僅是商業政策,着眼於增加人流量,提高消費率,帶旺商場、餐廳和酒店,提振香港經濟;但「香港夜繽紛」也是文化政策,通過公共文化服務延伸到晚間惠及民生,讓勞累奔波辛苦一天的普通大眾得以享受閒暇時光,在中西文化薈萃的氛圍中滋養生息,撫平疫情期間帶來的困頓迷茫,重新積蓄再出發的力量。
同樣,從地域上看,「香港夜繽紛」不僅是在港島、九龍繁華地段的精彩體驗,它更着眼於整個香港,涵蓋了新界離島偏遠地區。誠如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所言:「匯聚社會各界的力量,齊齊令晚上的市道氣氛更旺。」
香港山多平地少,地貌豐富,迷人的維港夜景固然令人流連忘返,而不斷拓展的新市鎮、星羅棋布的新界鄉村,還有遠遠近近263個離島,這些都是「香港夜繽紛」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像坪洲,島上就有6300名居民。我們不能忘記他們。
從類型上看,「香港夜繽紛」活動分為「多元娛樂體驗、節日精彩體驗、海濱優閒體驗、文化藝術體驗四大類別,讓市民各適其適」,此次活動,形式多樣,除了表演、美食、煙花、燈謎、巡遊,還有粵劇、舞火龍、無人機表演,等等,從傳統到現代,不一而足,這體現了組織者的良苦用心。
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說:「文化的最深處就在灑掃庭除間。」日常生活就是文化思想最直接的體現。將其組織起來戲劇化展現,就需要眾多文化工作者的參與。從這個意義來說,包括露天電影在內的文化下鄉,就是令廣大香港基層市民,尤其是缺少戲院設施的離島居民分享同一個星空下香港「夜繽紛」的最直接方式。像在坪洲放映電影的南方放映隊,成立於1980年代末,多年來一直積極參與基層文化服務,足跡遍布港島、九龍、新界及離島,為各區民政署、區議會、全港大、中、小學校以及各社區團體籌辦不同主題和不同類型的戶內戶外電影活動,將優秀電影直接帶到社區、帶進校園。成本低廉、居民喜愛,我們樂見其成,也希望和呼籲有更多的文化團體下鄉服務,為「香港夜繽紛」增色添彩!
銀都機構有限公司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