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评论 > 正文

港事港心/香港旅遊業能恢復往日榮景?\艾華斯

時間:2023-04-01 04:24:51來源:大公报

  隨着內地與香港恢復全面通關,以及「口罩令」等防疫措施撤銷,尖沙咀、銅鑼灣等熱門旅遊區再次出現旅客人潮,顯示香港旅遊業正邁向復甦。旅遊發展局數字顯示,2月訪港旅客約146萬人次,是自疫情以來單月訪港旅客首次突破百萬人次,亦是去年全年總數的兩倍,相等於疫情前每月旅客量的三成。

  旅發局預測,今年全年訪港旅客數字將達2580萬人次,約為疫情前的46%,估計當中75%是內地旅客,預料下半年訪港旅客數字增長較快,年底有望回復至疫情前的約60%。隨着廣深港高鐵香港段今日起重啟跨省長途列車服務,預計五一黃金周、暑假期間會有大量內地旅客赴港旅遊。但對於經歷三年疫情、從業員大量流失的香港旅遊業來說,疫後接待能力無疑備受考驗。

  優先解決人手不足問題

  特區政府疫後拚經濟,當然要全力重振旅遊業,其中「香港有禮」聯同商戶向訪港旅客派發消費優惠券、車票、禮品;「你好,香港!」送出50萬張機票。另外為鞏固香港作為「亞洲盛事之都」的地位,旅發局亦舉辦及協辦一連串盛事,剛過去的三月舉辦了Clockenflap音樂及藝術節、巴塞爾藝術展等數場大型盛事舉行,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亦在昨日開始上演,國際龍舟邀請賽、大型海陸嘉年華、單車節及美酒佳餚巡禮等陸續舉行,預料可吸引大批海外旅客訪港。

  但是,有業界卻反映,特區政府大力推出措施刺激旅客來港的同時,本港旅遊業卻面對從業員人手短缺、接待能力不足的問題。有立法會議員指出,現時旅遊業已出現「有客無人接,有房無人執,有車無人揸,有團無人帶」的情況。有調查顯示,旅遊業最少欠缺三成人手。例如酒店,現時全港約9萬間客房,但房務員卻只有2萬多人,人手嚴重不足,影響房間清潔程度,以至旅客的體驗。另外,領隊、旅遊巴司機、機場地勤人員等亦人手緊張,跟不上旅客的增長速度,最終可能窒礙旅遊業的復甦和發展。

  筆者建議,短期而言,面對業界人手不足的燃眉之急,當局在保證本地就業的前提下,可考慮短暫適度輸入外勞,協助填補相關空缺,如房務員、領隊等較難請人的工種。除了財政預算案中推出針對旅遊業的「百分百擔保特惠貸款」外,其他復業支援如從業員津貼等亦值得考慮,務求吸引更多人手重回旅遊業。

  中長期而言,香港旅遊業面對不少問題,全球諮詢公司麥肯錫的最新調查顯示,在受訪的1100名來自大灣區內地城市有興趣在未來一年訪港的旅客中,有15%預計未來三年會減少在港消費,轉到海南或澳門購買奢侈品。事實上,隨着近年網上購物愈趨普及,加上海南、澳門、新加坡等的競爭,香港這個「購物天堂」已稍為褪色。香港大型商場雖是國際知名品牌林立,但往往予人千篇一律之感,缺少特色。反觀鄰近地區不少購物中心,既有國際品牌名店進駐,亦有當地品牌以及小店售賣地道特色商品,吸引旅客。

  至於內地,海南各大免稅店,除國際知名品牌外,亦有大量國內著名品牌進駐;而澳門商場集大型度假村、娛樂、美食和購物於一身,各具特色。香港旅遊零售業界實應居安思危,除了研究如何提升自身吸引力和客戶購物體驗外,亦可定期推出購物節式的大型購物優惠,增強市場競爭力。

  發展新景點和主題旅遊

  再者,香港旅遊業亦面臨傳統景點逐漸老化,吸引力減退的問題,有必要發展更多新景點和主題旅遊,新近落成的西九文化區M+博物館和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正是新景點與文化藝術主題旅遊結合的表表者。其他如文化歷史主題旅遊對內地遊客亦會有一定吸引力,例如參觀有超過一個半世紀歷史、香港九龍規模最大的油麻地天后廟,甚至上環文武廟讓遊客祈求兒孫讀書考試順利等,都具有地道特色風情。同時,有調查發現,旅客於疫後更喜愛大自然主題旅遊,香港有不少知名的遠足郊遊徑和離島,可作進一步的推廣以吸引旅客。據悉,旅發局為進一步爭取高端旅客,計劃加大力度推動會議、展覽等主題旅遊,包括舉辦不同規模和類型的會展活動,涵蓋金融、創科、醫學等範疇,並邀請世界頂尖演講嘉賓出席,讓更多旅客來到香港。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旅客剛開始重臨香江,卻再次發生有藥店以不良手法經營的事件,難免影響部分旅客對香港的印象和觀感,當局應加強規管這類不法營銷行為等損害香港形象的事件。同時,內地旅客亦表示在餐廳遭到侍應不禮貌對待,雖然這些都只是個別事件,但對服務行業而言,也是聞者足戒。畢竟,旅遊業作為香港的支柱產業之一,除了政府的大力推廣之外,從業員的專業服務亦十分重要。當然,市民互諒互讓,禮待遊客,發揮好客之道,也能為吸引旅客重臨香江起到積極的作用。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