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评论 > 正文

議論風生/教師專業操守指引須清晰具阻嚇力\艾華斯

時間:2022-09-21 04:24:19來源:大公报

  為確保教師向下一代灌輸正確價值觀,教育局正制訂教師專業操守指引,將具體列明教師須具備的專業操守,以及應有的個人行為規範,預計今年內完成。一般都認為,制訂教師專業操守指引對保障學生學習正確價值觀十分重要,有利於社會未來的整體發展,故指引必須清晰且具阻嚇力。

  學生是社會未來的棟樑,教師肩負教育重責,理應謹言慎行、守法守規,為學生樹立良好榜樣,並努力向下一代灌輸正確價值觀,引導學生建立守法意識、愛國情操和民族情懷,如果反其道而行,只會對學生、為社會和國家帶來傷害。

  可是,近年的社會亂象中都有一些教師參與其中。已解散的教協在黑暴期間煽動學界加入暴力衝突,更多次號召業界罷課。一些失德教師採用大量立場偏頗的材料進行教學,向學生灌輸不正當價值觀,藉機散播仇恨和偏見,挑起學生對國家和民族的反感,並妨礙學生建立國民身份認同。黑暴期間,甚至有教師慫慂學生罷課、示威,亦有教師因參與違法暴力行為而被法庭定罪。

  維護專業 保障學生利益

  教育局於2019年至2021年共接獲502宗有關教師涉嫌違反專業操守的個案,當中有344宗是與2019年黑暴相關個案,目前絕大部分個案已完成處理。截至今年4月共有27名教師被取消註冊、69宗個案接獲譴責信、195人遭書面警告及書面勸喻。據悉這些個案不少涉及不恰當課堂教學、發表仇恨或煽動性言論,以及違法行為。

  由於涉及教師的投訴有所增加,社會對整頓教師隊伍,以及規範其專業操守和個人行為的呼聲越見強烈。要規範教師的專業操守,就必須制訂一份清晰而有系統的指引,全方位涵蓋基本原則,包括教師不可向學生宣揚個人政治立場,不可傳遞不正確的信息或偏頗的觀點,更不能歪曲事實、誤導學生,或散播帶有仇恨、歧視、違反社會道德標準的信息。為了讓指引更清晰和具體,可引用實例解說,所舉示例可包括過去的一些個案,對相關條文進行解說,以幫助教育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指引的標準。同時,新指引亦可考慮以清單形式列明可做與不可做的事,務求做到清晰明確,盡量減少灰色地帶和爭議。

  而更重要的是新指引應有審核違規行為的機制和懲罰措施,以保證指引能夠充分得到落實和執行,不致令新指引淪為一紙空文。若個案屬嚴重失德,應考慮取消其教師註冊,並堅守「終身停牌」的做法,不容許重新註冊,以保障學生的安全。同時亦可考慮因應違規的嚴重性和個案的性質,在「終身停牌」和口頭提示兩個極端之間,增加中間落墨的懲處選項,例如設立有期限的「釘牌」,務求更靈活運用懲罰措施。

  同時,局方應定期公布教師違反專業操守指引的個案,並說明懲處的理據和考慮因素,亦有助於提升整體的教育質素,一方面讓教師提高警覺,守規守法,另一方面讓學校更有效地加強管理教師隊伍,同時亦兼顧公眾包括家長的知情權。

  改革制度 提升教師水平

  除了推出專業操守指引外,加強教師管理還包括改革教師註冊制度,坊間有意見認為教師的註冊資格應由終身制改為定期續牌制度,並以教師對國情和基本法、香港國安法等法律有一定認識為續牌條件,確保整體的教育質素有所提升。其實由本學年開始,教育局已規定所有公營學校新聘任的常額教師及臨時教師,必須在基本法測試取得合格,方可獲考慮聘用。

  此外,有意見認為,應加強防範不合適人士出任教師及非教學人員,例如教育局可為所有註冊教師作每三年一次的全面刑事紀錄查核,以填補註冊教師在中斷服務期間涉事未報的情況,並杜絕漏報或隱瞞的個案。而學校在聘請新老師時,亦應盡量了解應聘者的個人背景,向教育局查詢其註冊資料,以杜絕失德教師戕害年輕人的機會。

  失德教師雖然是極少數人,但他們以偏頗思想荼毒年輕一代,誤人子弟走上歧途,遺害比街頭的黑暴有過之而無不及。為了下一代的未來和香港的前途,應以一切努力多管齊下,確保教師向下一代灌輸正確價值觀,培養其愛國情操和民族情懷,並建立守法意識和國民身份認同。特區政府繼續投資教育,加強對教師的培訓和規範,「讓孩子的教育更好一些」是不可或缺的德政,也是社會的期盼。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