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綜合彭博社、Politico網站報道:基辛格於1977年卸任美國國務卿,但退而不休,始終活躍於國際政治舞台上,近期還曾對俄烏衝突、巴以衝突等熱點話題發表看法。
9月底,烏總統澤連斯基在訪美期間會見了基辛格。烏總統辦公室主任葉爾馬克透露,基辛格告訴澤連斯基,在俄烏衝突爆發之前,他反對烏克蘭加入北約,因為擔心這會引爆衝突;但如今戰爭已經開始,在這種情況下讓烏克蘭保持中立的想法「不再有意義」。基辛格呼籲通過外交談判解決俄烏衝突,並警告說,如今存在着這樣一種風險,即大國軍事關係主導了他們的地緣政治考量,俄烏衝突因此可能會升級為全球衝突,外交談判將「愈加重要」。他曾於5月表示,由於中國勸和促談,俄烏可能將於今年底討論談判進程,甚至開始實際談判。
10月7日巴以衝突爆發後不久,德國首都柏林有阿拉伯人慶祝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突襲以色列。曾以猶太難民身份從納粹德國逃到美國的基辛格稱,這種情況「令人痛苦」。他說,哈馬斯必須受到「一些懲罰」,並警告稱,中東衝突有升級風險,哈馬斯及其支持者的真實目的是動員阿拉伯世界反對以色列。他認為,俄烏衝突和巴以衝突都是「對國際體系的根本性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