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民進黨十大「執政」民怨日前出爐,其中「開放萊豬進口」聲量高居首位。圖為台灣民眾集會反對「萊豬」輸入。\資料圖片
【大公報訊】據中通社報道,台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第二個任期將滿4年,有輿情分析機構針對2020年到2023年民進黨「執政」期間發生的爭議事件進行大數據分析,整理出十大高聲量民怨議題,其中第一名為「開放萊豬(含瘦肉精的美豬)進口」。而監督炮火最為猛烈的,大部分為中國國民黨「立委」。受訪專家對大公報表示,這是民進黨「執政」無能、禍台害台的真實寫照,顯示當局的倒行逆施已經引發天怒人怨。
機構調查顯示,除了「開放萊豬進口」,「十大民怨」議題排名由高到低依序是「疫苗採購爭議」「林智堅論文抄襲事件」「缺蛋與進口雞蛋爭議」「台海和平與戰爭」「五.一三大停電與能源議題」「居住正義」「中天關台事件」「東南亞詐騙案」以及「新竹棒球場案」。這些高民怨議題,有可能為民進黨在此次的「立委」選舉中投下變數。
國民黨民代監督炮火最猛
進一步檢視各在野黨「立委」針對十大高聲量民怨議題的質詢聲量,前15名中,有10名「立委」為國民黨籍。其中,質詢總聲量最高的「立委」由江啟臣拿下,第2名為賴士葆,第3名則是洪孟楷。前3名均為國民黨籍「立委」。
機構分析幾位「立委」的進榜原因稱,江啟臣在擔任國民黨主席期間的質詢聲量最高,在2020年至2021年針對相關議題質詢聲量猛烈,尤其在「萊豬」進口議題多次與「執政黨」交鋒。第2名的賴士葆則是多次進入質詢聲量榜前5名,除了「萊豬」議題,針對缺蛋爭議也多次在社交媒體發文質疑當局,主要高聲量事件都與食品安全相關。
值得注意的是,國民黨「立委」王鴻薇雖然在2023年才補選就任「立委」,但在這期間聲量相當高,包括進口雞蛋爭議、居住正義、台海和平與戰爭此三大議題均有着墨,因此僅一年時間就拿下第7名。
另據大公報記者蘇榕蓉報道:北京科技大學學者溫天鵬向大公報表示,蔡英文「執政」以來,各種荒腔走板政策不斷推出,尤其是民進黨當局「倚美謀獨」,爭取美國所謂「力挺支持」,不顧台灣民眾民生福祉,宣布開放「萊豬」進口,產生食品安全問題隱患,民進黨當局的倒行逆施已經引發天怒人怨。
民進黨不倒 台灣不會好
溫天鵬表示,當前台灣「討厭民進黨」的氛圍再次形成,新冠疫情防疫、社會治安問題、林智堅抄襲案、台海局勢惡化、性騷擾醜聞蔓延等都對目前「執政」的民進黨當局相當不利,民進黨當局的「執政」無能已經引發信任危機,「下架民進黨」已成為台灣社會大多數民眾的共識。
島內學者李正圻向大公報表示,民進黨當局上台7年多來,貪污腐敗、偷稅漏稅、論文造假、桃色醜聞等弊案層出不窮,失德敗政原形畢露。蔡政府十大民怨是民進黨「執政」無能、禍台害台的真實寫照。台灣過去7年多的經歷已經證明,「民進黨不倒,台灣不會好」。
李正圻指出,當前兩岸關係處在重要關頭,台灣正面臨和平與戰爭、繁榮與衰退兩條道路、兩種前景的關鍵抉擇,如果任由這樣一個道德敗壞、貪污腐化的政黨繼續「執政」,將使島內問題更加惡化、發展更加困難,台灣將永無前途。廣大台灣民眾要從維護自身安全和福祉出發,堅決反對「台獨」,作出理性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