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年輕人成功獲配公屋的機會不大,當局應探討調整公營房屋中出租及出售比例,增加年輕人自置居所的機會。
公屋輪候冊大排長龍,社會關注有年輕人很早就開始輪候公屋,甚至有人為等公屋而選擇「減薪躺平」。立法會議員周文港指出,現時年輕人申請一人公屋的趨勢有所減少,因為他們知道並非越早申請,就越大機會獲派公屋,若有人18歲就申請公屋,至少要等29年,「要畀年輕人知道此路不通。」
房委會委員、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認為,年輕人申請輪候公屋「躺平」並非主流,他們成功獲配公屋上樓的機會不大,認為政府應探討增加資助出售的比例,讓年輕人有更多機會自置居所。\大公報記者 伍軒沛
今年29歲的李先生剛中學畢業、年滿18歲就申請單人公屋。他說,自己出身基層,剛中學畢業時很迷惘,不知道能否考上大學,也不知道能否找到合適的工作,故早早就申請公屋,「當時是覺得如果有間公屋,即便衰到貼地亦不至於無瓦遮頭。」12年過去,李先生已大學畢業,亦有穩定的工作,入息限額更是早已超出申請公屋水平,「我甚至不記得是否收過房委會通知,但我估計自己已經被取消了資格。」
非長者一人申請趨減少
李先生認為,出身基層的年輕人,更容易會萌生直接申請公屋的想法,「這不是躺平,只是為自己留一條退路。」他表示,若社會穩定,就業容易,樓價不會高到讓年輕人看不到置業機會,能減少年輕人一成年就申請公屋的念頭。
房屋局早前表示,根據2022年統計調查的結果,30歲以下公屋非長者一人申請有3.8萬宗,當中一半具有大專或以上學歷。周文港昨日接受電台訪問時表示,現時年輕人申請一人公屋的趨勢有所減少,因為他們知道並非越早申請,就越大機會獲派公屋。他說,現時成功獲派公屋最年輕的組別約為47至52歲,即使年輕人在成年後開始輪候公屋,要等候最少29年,才會獲派公屋,亦要通過入息及資產審查,「要畀年輕人知道此路不通。」
他又指出,樓價下跌有助年輕人向上流動,當局已放寬資助出售單位按揭貸款保證的安排,包括延長二手市場最長30年按揭貸款保證期至50年。他提醒年輕人就業並非沒有機會,並鼓勵他們去認識現時的房屋政策。
樓價跌助年輕人向上流動
招國偉認為,年輕人申請輪候公屋「躺平」並非主流想法,雖然有年輕人在讀書或剛畢業時申請公屋,但畢業後投身社會,收入會隨年資增加,難以長期保持相對較低的入息。房委會定期抽查輪候5年或以上仍未上樓的申請人,超出入息限額申請人會被取消資格,相信30歲以下申請者數目將逐步減少,因此年輕人成功獲配公屋的機會不大。他認為,當局應探討調整公營房屋中出租及出售比例,例如增加資助出售的比例,讓年輕人有更多機會自置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