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梁淑貞報道:秋高氣爽的蔚藍天空,有時萬里無雲,有時鋪滿朵朵魚鱗雲,令人心曠神怡。連日來如鹹蛋黃的夕陽伴着橙黃色、紫紅色的美麗晚霞,吸引不少熱愛大自然的市民「逐日」,大量「龍友」更等待拍攝太陽「懸掛」在汀九橋上或鬧市的奇景。而晨曦時,香港天空出現的紫色朝霞,美景同樣令人驚嘆。
天文台科學主任黎倩琪接受大公報訪問時解釋,近日天氣好靚,與現時正值深秋,本港受乾燥東北季候風影響,雲量較少有關,11月尾日落西南偏西,只要在空曠位置無遮擋,均適合觀賞日落。天文台預測,乾燥大陸氣流會在未來一兩日為華南帶來普遍晴朗的天氣,本周中期沿岸地區天氣轉涼。
「太陽路徑圖」可測太陽方位
至於朝霞晚霞偏紅色,黎倩琪指出,由於陽光由不同波長的光組成,遇空氣分子會散射,波長短的光散程度越大,藍光波長短過紅光,散射射程大過紅光。日出日落時,太陽位置較低,陽光穿過厚的大氣層,光線被空氣中的水氣、水滴和塵埃散射,陽光中波長較短的藍光和紫光會被大氣散射,只有紅光和燈光穿透大氣,因此,日出和日落時會偏向紅色。
由於地球自轉關係,日落日出四時不同,天文台網頁有「互動版太陽路徑圖」,市民只要輸入日期和時間,可查看太陽在不同時間的仰角位置及方位,例如今日日落為下午5時35分,日落於西南偏西方。面向西南偏西方向的地區,包括港島南區的薄扶林、香港仔;九龍區的西九龍海濱長廊、油麻地和大角咀海濱一帶;新界的荃灣海濱及青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