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海外人才紅色驛站」在2021年7月1日成功註冊,圖為驛站主要成員合影。\大公報記者石華攝
從梧桐山頂標誌的咖啡廳招牌到傳統西方元素的街頭電話亭,從壯闊恢宏的南湖紅船到特色鮮明的紅色路標……每一處設計、每一本書籍都通過精心布置,讓500平方米的「海外人才紅色驛站」顯得格外溫馨。驛站提供辦公場所、創業培訓、專家講解國情等一系列措施,助港澳台青及留學生在深圳打拚。
10月14日,國內首家「海外人才紅色驛站」在深圳梧桐山腳下揭牌,該驛站距離沙頭角口岸不到一公里,香港青年過關後步行即可到達。據驛站創辦人扈玉航(圓圖)介紹,驛站主要面向海外留學人員以及港澳台青年,除了為其搭建交流平台、提供辦公場地之外,未來也會定期開展紅色講堂,讓海外人才和港澳台青年盡快與國內接軌,做到「人回歸,思想也回歸」。
「為了搭建一個橋樑,讓留學生盡快適應國內的環境,我們在澳洲成立了西澳洲深圳聯誼會暨總商會,驛站就是由商會向深圳當地政府申請註冊的。」扈玉航表示,「海外人才紅色驛站」在今年7月1日正式成功註冊,當天恰逢建黨百年華誕。
驛站目前已經投入近一千萬人民幣,均為扈玉航和兩個朋友投資,揭牌後將免費向海外人才和港澳台青年開放,屬於公益性質。
扈玉航介紹,提供交流平台是驛站的作用之一。咖啡廳已經對外營業,屆時將舉辦主題沙龍的形式拉近青年間的距離。「來此的海外留學生大多是在深圳本地長大的,粵語和英語方面完全沒有問題,香港青年來驛站後沒有語言方面的壓力,交流比較容易。」
為了讓青年盡快熟悉內地環境,扈玉航準備在驛站二樓開設「紅色文化大講堂」,不定期的開展基本國情介紹、創業政策解讀,以及講解中國傳統文化。「我們會邀請專家學者和深圳相關政府工作人員開講,保障大講堂的質量。」
吸引更多港青深圳發展
在澳洲的中國留學生數量僅次於美國,但在國內缺少對應的落地孵化器。「我們希望能將驛站擴大空間,為優質的項目提供辦公場地,同時進行創業指導。」扈玉航表示,其在深圳科技園有一處孵化器場地,屆時將整合各方面的資源對海外人才和港澳台青年提供幫助。
扈玉航介紹,驛站坐落在沙頭角口岸旁的半山悅海花園,港青可直接上門了解情況,後續將開設公眾號,方便青年互動。
在香港從事金融工作的范嘉欣,休假回到深圳鹽田老家。當她得知這是一家「紅色驛站」,頓時找到了歸屬感。「在這裏有很多年輕的朋友,大家在品嘗着咖啡的同時,話題也有共性,更像是一個大家庭。」范嘉欣說,「紅色驛站」則向香港青年提供了一個了解國家狀況和政策動向的平台與契機。
驛站後期將提供的免費住宿、就業信息發布、創業培訓、城市融入服務等一系列貼心舉措,范嘉欣認為將吸引更多優秀的港青來到鹽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