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财经 > 正文

點市成金/中國經濟充滿韌性\財經評論員、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兼職教授 譚浩俊

時間:2023-09-23 04:03:00來源:大公报

  在國務院新聞辦9月20日舉行的政策例行吹風會上,發改委副主任叢亮表示,中國經濟將回升向好、長期向好。「目前,內外部看空中國、唱衰中國的雜音不少,我想說的是,這種論調過去從來沒有實現過,現在和未來也注定不會實現。」

  實際上,類似雜音並非首次,每當全球經濟出現問題,或者發生類似亞洲金融危機這樣的事件,都會出現唱衰中國經濟的聲音。單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就有多種唱衰中國經濟的論調。有所不同的是,有的是從國內傳向國外的,有的是國外傳到國內的。特別是在國內,總有些人既沒有認真分析中國經濟,也沒有深入了解具體情況,坐在辦公室或者電腦前,用一套似懂非懂、似是而非的西方經濟學理論,生搬硬套、牽強附會,就覺得自己的分析和判斷無比正確了,並與國外唱衰中國經濟者一唱一和。

  筆者並不否認,中國經濟確實遇到了一些困難,市場相對低迷、中小企業生存壓力大、房地產企業現金流緊張、就業有一定壓力。但是,這也是經濟發展過程中會有的現象,也不是中國特有的現象。需要注意的是,發達國家出現經濟困難時,可沒有今天中國經濟的運行狀況好,沒有中國經濟那麼有韌性、有彈性、有剛性。即便經過3年疫情的衝擊,2023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長率仍達到5.5%,第二季度則達到6.3%。就算有去年基數低的因素,實際經濟增長率仍然遠高於發達國家。發達國家、尤其是美國,經濟增長率只有1%至2%,尚不算是經濟衰退,倒是增長率達到5.5%的中國經濟面臨衰退。這本賬,稍有一點文化,就應當能夠算清。那些唱衰中國經濟者,賬是如何算的呢?

  我們不能說唱衰中國經濟是一場陰謀,但也決不是正大光明的行為。要想唱衰中國經濟,就要拿出唱衰的理由、證據來,而不能單看數據波動,不能只用幾個即時數據、局部或個體數據,以及想當然的理由。不是用西方經濟學理論來唱衰中國經濟嗎?那就按照西方經濟學理論的數學模型來計算和分析啊,也沒有。因為,按照西方經濟學理論分析,先衰退的應當是西方發達國家,而不是中國。價格指數低,也不是經濟緊縮的表現,並不是居民消費能力下降、購買力不強導致市場需求萎縮,而是市場供應充足,供需關係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隨着經濟有序恢復,就業不斷擴大,收入增長預期穩定,居民消費信心增強,市場也就會步入穩定恢復狀態,根本不會出現通貨緊縮現象。

  因為價格指數低,經濟增長速度不像過去那麼高,企業運行比較困難,所以就唱衰中國經濟,要說一點沒有陰謀,也確實說不過去。所不同的是,對這樣的唱衰,無論是陰謀還是陽謀,或者其他想法,對中國來說都毋須過多關注,也不要做太多的辯解。這些人的目的,就是想通過這樣的方式引發外界關注,以滿足自己某些方面的需要。中國要做的,就是齊心協力、做好自己,用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事,做到不管風吹雨打,我自巍然不動。

  積極出招自強 無懼外界干擾

  做正確的事,就是要承認經濟發展遇到了困難,從而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克服困難、化解矛盾、解決問題。如果不承認困難,就會出現決策失誤,做出盲目樂觀的行為,從而使困難越來越大。而從目前採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促進消費、擴大投資、幫助企業、鼓勵創業等,都是正確的事,都會對克服經濟困難產生積極效果。

  用正確的方法,就是越是困難的時候,越要意志堅定,越要不受外界干擾,不輕易調整自己的思路與方法,而是堅持自己的目標,堅定正確的方向。特別對唱衰中國經濟的雜音,要泰然處之,用發展的成果讓其自動消失。

  做好自己,這是中國人長期以來養成的好習慣,也是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成功經驗的總結。因為,嘴在別人身上,別人怎麼說,那是別人的事,自己怎麼做,則完全看自己。美國總統拜登稱中國經濟為「定時炸彈」,印度尼西亞《雅加達郵報》則發表文章指出,他的話倒像是在說美國自己。不需要中國反駁,就有正義之聲發出。說到底,我們只要做好自己,一切都會趨於平靜。

  齊心協力,當然是上下一心,就像建立新中國、建設「四個現代化」、改革開放一樣,團結一心,克服困難,戰勝困難,讓那些唱衰中國經濟的聲音自行消失。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