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上半年新經濟上市公司數據
新經濟企業持續成為全球創投焦點,不少企業正加速融資與上市部署,而香港作為亞洲重要金融及資本市場,近年積極優化上市制度,為創新企業打開融資通道。羅兵咸永道指出,今年上半年香港首次公開募股(IPO)市場共集資1071億元,較去年同期上升7倍,並已超越去年全年集資額。
本地機器人平台開發商博歌科技(Robocore Technology Ltd)正思考未來上市路徑,並積極觀察香港融資環境。該公司行政總裁林朗熙表示,計劃於2027年上市,至於地點選擇,「納斯達克當然有較強的機器人融資能力,但香港方面,我們亦觀望普渡科技與雲跡科技的進展,從而了解市場發展情況。當然,上市選擇亦要視乎美國的政策環境。」雲跡科技股份4月已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至於投資人對機器人相關公司的看法,羅兵咸永道香港資本市場服務主管合夥人黃金錢稱,具體取決於公司技術的發展情況及股東架構。
博歌科技計劃下月完成目標3000萬元的D輪融資,現時已完成2000萬元的認購。據悉,博歌科技成立於2019年,首年生意已逾千萬人民幣,現時在全球33個國家擁有分銷商,主力市場為中國與美國。
醫院引入 長者跌倒個案減八成
林朗熙表示,疫情期間,公司將旗下機器人Temi升級為遠程診療平台,搭載血壓計、血氧儀、超聲波探頭及視像會診功能,部署於美國長者護理中心。病患只需一通電話,機器人便可自動前往床前完成初步診斷,將原本需時4小時的候診時間縮短至5分鐘。該方案亦大幅減低醫療成本,「美國救護車一次收費動輒1200美元,而我們只向保險公司收取30美元。」林朗熙坦言。
博歌科技旗下產品已投入香港實際應用場景。林朗熙表示,公司目前已進入全港38所公立醫院,當中,東華醫院引入30個機器人和600個床墊感應器組成的智能監察系統,能夠偵測長者病人自行下床的風險,甚至預先錄製子女聲音提醒長者避免跌倒,成功將跌倒個案大幅減少八成。此外,博歌的機器人亦參與醫院日常管理。例如瑪麗醫院便應用巡邏機器人偵測嘔吐物,並通知清潔系統,或偵測人流異常時向保安發出提示。他續稱,公司會將這些場景經驗整理成白皮書,以擴大使用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