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體旅局局長楊潤雄(中)昨日舉行記者會,公布《文藝創意產業發展藍圖》。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昨日舉行記者會公布《文藝創意產業發展藍圖》,《藍圖》着重文化藝術創意產業的產業化發展,涵蓋四個發展方向,並制定六大原則,共71項措施,作為一份宏觀的政策文件,提出文藝創意產業的願景、原則和發展方向,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地位。當中提到將全面檢討現時資助藝團的制度,包括主要表演藝團、中小型藝團和粵劇的資助制度,以及表演場地的預訂分配制度,引入以表現和藝術水平掛鈎為標準的制度,讓具實力的中小藝團有上游的機會。文化各界對《藍圖》的出台表示支持,亦希望能夠盡快形成具體政策並予以實施。\大公報記者 徐小惠 劉毅
出席記者會的還包括文體旅局常任秘書長沈鳳君、香港藝術發展局主席霍啟剛、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行政總裁馮程淑儀、香港演藝學院校董會主席楊傳亮、署理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署長譚美兒和文體旅局文創產業專員曾昭學。
市場化發展 文體旅結合
楊潤雄表示,希望透過《藍圖》提出的71項措施,輔助不同界別平衡地發展,發展香港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增進民心相通,推進高質量的文化藝術和創意產業發展,豐富市民精神文化需要,為拉動經濟發展提供動力,成就香港文化藝術可持續的長遠發展,同時說好中國故事、香港故事。
楊潤雄稱,政府一直透過四個策略打造香港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包括建立世界級的文化設施和多元文化空間;加強與內地的文化交流合作及海外藝術文化機構的關係;善用科技;以及培育人才。《藍圖》按六大原則制訂政策措施和推展工作,包括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一本多元」、海納百川;創造性的轉化、創新性的發展;以人為本、長遠投資;市場化發展、文體旅融合;以及全方位推動、全社會參與。
《藍圖》涵蓋四個發展方向,包括:弘揚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發展香港特色文化內涵;發展多元及國際化的文化藝術產業;建立國際平台,促進中外文化藝術交流;和完善文藝創意產業生態圈。四個發展方向與政府的四個策略一脈相承,環環相扣,兩者一同為香港文化藝術和創意產業提供全覆蓋的發展路向。
冀10年後產業增加值達2000億
楊潤雄指出,文化藝術和創意產業的發展,需要業界的專業投入,更需要社會和商界的參與。「我們期望與不同業界持份者和本地文藝社群共同合作,帶動商界和其他界別,一同為香港文藝創意產業的未來發展努力。」「《藍圖》是我們在現有基礎上繼續推展工作的起點。我們會提速開展工作,事實上,《藍圖》其中36項措施已經展開,而其餘措施均會於2025年起陸續推行。我們期望在10年後(即2034年),文化藝術和創意產業的增加價值會達至2000億元,就業人數增加至264000人。」
草擬《藍圖》期間,因應文藝界的不同意見和社會經濟變化,政府多次修訂擬稿,楊潤雄表示下一步「會繼續以開放的態度,與業界保持密切溝通,審視各項發展方向和措施的優次及推行計劃,並在資源上盡量作出配合,積極務實推動文化藝術和創意產業的長遠發展」。
演藝學院將在「北都」設新校舍
霍啟剛認同及支持文體旅局提出的四個發展方向,表示藝發局未來會積極配合發展所需,繼續完善、提升及優化現有的工作,同時為藝文界開拓新的發展機遇。霍啟剛說:「藝發局計劃進一步簡化現有資助計劃,為藝團和藝術家提供更大的彈性,讓藝團有更大的想像空間去構思作品內容和提升藝術水平。」在建立完善及可持續發展的文藝創意產業生態圈方面,藝發局會適時改良現有的資助計劃及評審制度,讓表現優秀的藝團及藝術工作者得到發展的機會,讓表現未如理想的團隊有機會作調整。他強調,資助計劃是以公帑支持,必須作有效的使用。
馮程淑儀表示,西九文化區在完善文藝創意產業生態圈方面已訂立藍圖:在推動建立完整的藝術品交易生態圈方面,未來他們會善用西九作為文化藝術和商業綜合發展模式,吸引更多更具規模的拍賣行和藝廊、提供相關投資、估值及保險等專業服務的機構進駐,並研究提供高端藝術品儲存、修復及展覽設施,並預期在2025/26年度擬定路線圖,分階段落實相關工作;推廣西九為國際文創商業盛事場地,將西九演藝中心打造成為最新、最先進的文創商業活動場地;加強文化藝術創意項目產出,輸出優秀的文化藝術表演節目;打造文化區成為必到文創旅遊地標,與旅遊業界攜手打造更多創新文化旅遊產品,包括明年西九將會落成的登岸設施,可與業界商討海上旅遊活動,吸引遊客。因應《藍圖》提出的督導香港演藝學院落實十年策略發展計劃,楊傳亮表示會積極推進,未來將在「北部都會區」設立另一個校舍及增加非本地生比例,從而為包括香港在內的大灣區文化藝術發展注入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