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浪漫可以具象,那月亮想必是最契合的載體。千百年來,在中國人的精神原野中,總有一輪明月高懸其上,牽引着亙古不變的文化鄉愁和情感歸依。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古往今來,不知多少文人墨客曾在幽雅月光下吟詩作賦,有的婉約含蓄,有的直抒胸臆,有的愁緒如麻,有的意氣風發,借此抒發思古之幽情、獨處之寂寥,祈願天長地久、團圓美好。張九齡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意纏綿而不見感傷,意境雄渾又真摯細膩,堪稱思親念故之佳句。李白的「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以月為友,對酒當歌,在曠達不羈、豪放灑脫中寫出了由獨而不獨、由不獨而獨的複雜情愫。蘇軾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構思奇妙,蹊徑獨闢,俯仰古今變遷,感慨宇宙流轉,勾勒出孤高曠遠的境界氛圍,極富浪漫主義色彩。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則運用富有生活氣息的清麗之筆,以江為場景,以月為主體,描繪出寥廓幽遠、綽約迷離的良辰美景,贏得「孤篇橫絕,竟為大家」之美譽。
世間有山水無數,而月亮卻是唯一。跨越了空間和時間的月光,始終生生不息地滋養着多愁善感的心靈。當我們抬頭望月時,這些觸人心弦的詩句便會自然流淌而出,它們與吃月餅、品桂花、逛花燈等鄉風民俗一道流傳下來,成為根植於每個國人心中厚重的文化基因。
從賞月詠月,到探月登月,國人始終書寫着關於月球的浪漫故事。如今,「嫦娥」奔月、「北斗」指路、「天宮」覽勝……寄託在神話傳說裏、深埋在恢弘想像中的對天空的嚮往、對未知的渴求,都已逐漸轉化成為對燦爛星河和浩瀚宇宙的現實探索,成為「中國式浪漫」的全新詮釋與精彩演繹。
明月如鏡,映照古今。又是一年中秋到,家人閒坐,燈火可親,歲月靜好,別是一番溫馨愜意。當團聚超越一人一事的悲歡離合,當古老的文化記憶化作現實的身份認同,我們便能在思念與團圓的交織中,更加深刻地理解家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