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要闻推荐 > 正文

60載堅守 舊式影樓見證時代變遷

時間:2025-03-17 16:45:39來源:大公報

  當手機拍照愈來愈高清、快捷,是否還會有人關心一間舊式影樓的存續?香港仔大道上有一家開業60年的影樓——「美姿華攝影室」,憑藉老闆陳崑泉(陳伯)數十年如一日的堅守,歷經攝影技術從菲林走向手機拍照的時代變遷。去年底開始,影樓不再接受拍照預約。在陳伯女兒看來,但比之手機拍攝的照片,舊式影樓拍攝的照片更有「質感」,也更能勾起大家的懷舊之情。

  大公報記者 劉毅

  陳崑泉已年逾90歲,女兒擔心父親辛苦,代替父親接受大公報記者採訪。訪問當日,她向記者展示父親曾經拍攝的香港仔的一條街道:「父親10多歲時,就喜歡到處拍攝街景,身為他的後人,我們可以從當時的照片中了解變遷,甚至具體到街角的樹的變化,從而看到前人的生活圖景。」

  自小熱愛攝影自學衝曬

  細說從前,陳伯女兒表示,父親自讀書時就熱愛攝影,自學調配藥水、衝曬等。因緣際會之下開設了自己的影樓,多年間堅持菲林拍攝,相機以手動操作,尤擅與客人溝通,每次都會多拍很多張,方便顧客挑選靚相。不僅如此,他還能根據時代的變遷,及時調整經營手法。一如既往的熱忱,敏銳的行業觸覺,是「美姿華攝影室」得以長存的關鍵。

  「美姿華攝影室」於1964年開業,幾經搬遷,如今的店址在香港仔大道的一座唐樓之內。因陳崑泉年邁,影樓不再開門做生意,但因為是自家店舖,還保留着招牌,影樓內還存放着一些物件,當中不少都是過往的老照片,「父親拍攝的每一張照片,他都會留一個紀錄,這些都需要地方存放。」陳伯女兒說。

  唐樓之內,日光照射並不多。在白熾燈的照射下,拾級而上,依然可見「美姿華攝影室」的招牌,斑駁的牆上掛了多幅菲林機拍攝的人像照片,內容涵蓋全家福、夫妻照、嬰兒照等,配上上了年頭的老電線、張貼的廣告標語等,瞬時將訪客的記憶拉到過去那個影樓盛行的年代。

  因應時代轉變經營理念

  影樓開辦之時,正逢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行業的黃金期,「美姿華攝影室」也成為不少顧客重要人生時刻的見證者。彼時,上影樓拍照是一件很正式的事,譬如家庭成員拍攝全家福,學生拍攝證件照,結婚相,過年過節……可以說,在影樓拍照是人們一個必不可少的日常。

  不少住在香港仔的街坊,都去過影樓拍照,特別是當時的學生,時常會去影樓拍攝學生證件照。開學前最是繁忙,陳伯可以一日用掉10卷菲林。門庭若市之時,顧客從影樓的樓梯一直排到街上。

  上世紀90年代左右,自動快相普及和連鎖衝曬店出現,對舊式影樓是一個不小的衝擊,不少店舖都無法支撐,只能無奈退場。陳伯的影樓也在上世紀90年代起生意銳減,「一小時衝印技術的出現大幅度縮短顧客等候時間,上影樓拍照逐漸被人們遺忘。影樓生意不同往昔,父親遣散了夥計,開始獨自經營影樓。不過,父親沒有想過放棄,而是繼續堅持用菲林機拍照。」陳伯女兒憶述。

  根據陳伯女兒的講述,陳伯很重視顧客的「揀相」。故而,他因應時代變化,調整的經營理念是「慢工出細貨」,雖然攝影花費時間長,但他每次都拍幾十張,給顧客多一些選擇。顧客挑選的時候,看到哪一張更好看,便會加影,如此一來,收入自會增加。

  方大同薛凱琪歌曲MV取景地

  千禧年後至今,本地部分報章也陸陸續續報道了陳伯和他的舊式影樓,令影樓多了不少懷舊客。「當人們找尋過往的記憶時,腦海中總會出現那一張張菲林老照片,懷舊之情油然而生,就會想到去舊式影樓拍張照。」訪問當日,陳伯女兒還告訴記者,已故歌手方大同與薛凱琪合作的歌曲《四人遊》MV就是在「美姿華攝影室」拍攝而成。

  如今,人人懂得用手機拍照,但舊式影樓的不可替代性在於照片的「質感」,以及慰藉人們懷舊之心。「美姿華攝影室」直到去年還在接受預約拍照,無奈陳伯年紀大了,如今無人繼承。陳伯女兒慨嘆道:「影樓凝聚父親心血,但為人子女,我們也有自己的人生規劃,而繼承父親的影樓的確不在此列。我們也知道,影樓早晚有一天會有一個終點。」

  「美姿華攝影室」終會成為歲月的一部分,但陳伯拍攝的照片,在如今一秒鐘就能拍一張照片的時代,是那麼的「物以稀為貴」。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