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疆 > 正文

山東館 | 「齊風魯韻」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展示

時間:2021-10-21 16:53:29來源: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


  濰坊楊家埠木版年畫興於明初,盛於清代的乾隆年間,迄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山東楊家埠木版年畫是全國三大木版年畫之一,是一朵永開不敗的民間藝術之花,是全國乃至全世界年畫史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
  刻瓷藝術是一種傳統手工藝術,秦漢時便有剝鑿瓷釉的方法,稱為「剝玉」。從魏晉開始,隨着陶瓷業的發展,大量精美瓷器出現,帝王、官宦和一些文人墨客在玩賞瓷器之餘,很想把詠詩題文的墨跡留存於其上,以便永久保存,於是當時的藝人們便在施釉前的瓷坯上,用直刀單線刻出詩文書畫的輪廓,這便形成了最初的瓷刻。刻瓷是集繪畫、書法、刻鏤於一身,集筆、墨、色、刀為一體的傳統藝術。用特製刀具在瓷器、瓷板表面刻劃、鑿鐫各種形象和圖案,通常也指在瓷器、瓷板上刻鑿成的雕塑工藝品。
  濰坊核雕大約始於清末,並於本世紀初時在巴拿馬博覽會上獲獎。它主要是用桃核為材料,並巧妙地利用桃核上的自然麻紋雕出各種生動的景物,如山水、花鳥、人物及車船、首飾、印章等優秀作品。
  據史料記載,烙畫源於西漢、盛於東漢,後由於連年災荒戰亂,曾一度失傳,直到清光緒三年,才被河南南陽的一名叫「趙星」的民間藝人重新發現整理,後經輾轉,逐漸形成以河南、河北等地為代表地幾大派系。烙畫又叫燙畫,也叫「火針刺繡」,是在木、竹、紙、布、絹、葫蘆等材料上用加熱的烙針、烙鐵烙出圖文來的一種民間傳統繪畫藝術。烙畫不僅有中國畫的勾、勒、點、染、擦、白 描等手法,還可以燙出豐富的層次與色調,具有較強的立體感,酷似棕色素描和石版畫,因此烙畫既能保持傳統繪畫的民族風格,又可達到西洋畫嚴謹的寫實效果。使其有獨特的藝術魅力,因而給人以古樸典雅、回味無窮的藝術享受。
  濰坊紅木嵌銀漆器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至今已有幾百年歷史。是我國特有的手工藝術品,馳名中外。嵌銀圖案用中國畫的傳統白描形式,它用名貴紅木、純金銀絲和天然大漆為主要原料,精心雕磨後大漆而成。嵌銀圖案豐富多彩,有形態各異的文物圖形,各類人物和現代山水花鳥等。紅木嵌銀漆器因製作材料貴重、工藝精湛,產品美輪美奐、高貴典雅。
  濰坊刺繡歷史悠久,是典籍中記載刺繡最早的綉種。濰坊刺繡發展到明清時期是繁榮發展的鼎盛時期。發展到近代,濰坊刺繡形成了構圖簡練、粗獷大氣、配色古樸典雅,用線厚實堅韌的特色。京劇名角梅蘭芳、尚小雲、程硯秋等曾定製或加工過濰坊刺繡的戲裝。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

京ICP备1304934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73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