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赫馬國家公園Lahemaa National Park
愛沙尼亞北部
愛沙尼亞第一個也是最大的國家公園
拉赫馬國家公園誕生於1971年,是愛沙尼亞首個誕生的、最大的國家公園,也是歐洲最大的國家公園之一。Lahemaa得名於愛沙尼亞北海岸的四大半島,它們隔着四個海灣遙遙相望。Lahemaa意為「Land of Bays」,即「海灣之域」。在這片約74,784平方公裏的廣袤土地上,有268,74平方公裏為水域。
©Priidu Saart
拉赫馬國家公園是徒步旅行和觀賞大自然的理想之地。在這裏,你會發現多石多沙的海岸,風景如畫的沼澤,高聳的松樹和懸崖森林。河流從石灰岩懸崖上流過,露出冰河時代遺留的不規則岩石。
Majakivi自然徒步線路
©Priidu Saart
這裏也是歐洲最重要的森林保護區之一,很多大型哺乳動物在這裏生活。國家公園南部被大片森林覆蓋的是Kõrvemaa地區,這裡是麋鹿、野豬、棕熊、猞猁、狐狸和其他野生動物的家園。
觀熊
©Priidu Saart
拉赫馬國家公園是「2020可持續發展目的地百強」之一。在競選中,拉赫馬國家公園以愛沙尼亞舉辦的歐洲公園日活動為提案,展示了如何通過合作,以較小的預算和較少的準備時間組織一場全國性的活動。隨着疫情的緩解,國家公園聯合了60家服務供應商,讓人們有機會享受戶外活動,並參觀當地小微企業。
時間充裕的遊客,還可選擇入住森林中風景如畫的莊園酒店。
Vihula莊園酒店 Vihula manor
©Priidu Saart
索瑪國家公園Soomaa National Park
愛沙尼亞西部/南部
擁有「第五季」的沼澤之地
©Hüpassaare study trail
索瑪國家公園的洪水期被稱為「第五季」,每年春季冰雪消融,洪水泛濫,遊客只能通過獨木舟或皮劃艇進入,一睹洪水後大自然的風貌。Soomaa意為「沼澤之地」。園內沼澤眾多,它們或蜿蜒,或廣闊,深邃幽靜。索瑪國家公園是派爾努(Pärnu)和維爾揚迪(Viljandi)的濕地區域,有五個大型濕地,也被稱為愛沙尼亞的原始自然之地。自然探索的項目十分豐富,在第五季到來時,人們可以劃著獨木舟探索這裏的美景,而冰封萬裏之時,則可以在嚮導的帶領下,穿着特製的雪橇(kicksleds),穿梭在廣闊的冰面之上。
©Jarek Jõepera
國家公園還是眾多鳥類和動物的庇護所,是麋鹿、野豬、猞猁、狼和熊的家園,這裏的水上景觀也是由本地網紅——海狸「設計」而成的,它可是動物觀賞之旅中的大明星。
©Sven Zacek
索瑪的人類歷史可以追溯到石器時代。這裏古老而迷人的自然記憶反映在傳統的白楊木木船上,遊客可以在索瑪學習這種木船的製作方法。
©Sandra Urvak
每當愛沙尼亞迎來著名的「第五季」,早春融化的冰雪在草地和樹林間匯聚,被淹沒的低窪地帶形成了奇妙的水域。這一時節,獨木舟就成為索瑪地區(Soomaa)最常見及使用最頻繁的交通工具。愛沙尼亞傳統的獨木舟(也可翻譯為索瑪獨木舟、索瑪長艇)被稱作「haabjas」,如今仍能夠在索瑪國家公園看到這些木船的身影。
雖然獨木舟並不是愛沙尼亞獨有的交通工具,已經在世界各地使用了幾千年,但愛沙尼亞索瑪地區的傳統獨木舟有着特殊的傳統構造,如今已經成為愛沙尼亞本土文化和整個芬蘭-烏戈爾文化重要的部分。同時因為特殊的地理及氣候原因,這些傳統的交通工具從未被遺棄,一直使用至今。2021年12月,索瑪獨木舟已經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維爾桑迪國家公園Vilsandi National Park
愛沙尼亞西北部島嶼區
被海洋環抱的國家公園,擁有蔚為壯觀的島嶼景象
150座島嶼星羅棋布,組成了蔚為壯觀的維爾桑迪國家公園——海中矗立着偉岸的Kiipsaare燈塔,247種鳥兒棲息此地,把歌兒吟唱,婉轉悠揚。維爾桑迪國家公園總面積約為24000公頃,其中2/3被海洋覆蓋。
Kiipsaare燈塔
©Priidu Saart
公園於1910年開始作為鳥類保護區,並於1957年被建立為自然保護區。如今,公園的主要目標是保護該地區的野生動物和海岸景觀。
公園島嶼的景觀令人嘆為觀止,如Harilaiu半島上的沙丘、 Alvar草甸、Elda和Soeginina懸崖,以及著名的維爾桑迪燈塔(Vilsandi Lighthouse)。
©CP Creatives
瑪塔薩魯國家公園Matsalu National Park
愛沙尼亞西部
鳥類愛好者的天堂
瑪塔薩魯國家公園坐落在愛沙尼亞西部,覆蓋了瑪塔薩魯灣(Matsalu Bay)及其海岸線、卡薩瑞河三角洲(Kasari River Delta)、近50個島嶼,以及穆胡海峽(Väinameri Sea)。它是歐洲最重要的水禽棲息地之一,是鳥類愛好者的天堂。
©Erik Karits©Remo Savisaar
瑪塔薩魯國家公園擁有 4,000 公頃的卡薩瑞草甸(Kasari Meadow),這是歐洲現存最大的平坦草甸,是玉米秧雞、斑秧雞和大鷸的重要築巢地。 每年有超過 200 萬隻水禽飛過國家公園,其中超過 230,000 只停留時間較短或較長。
瑪塔薩魯沿海草甸是歐洲最大的草甸之一,其低植被和無蘆葦的水線對於築巢涉禽來說是重要的生存環境。此外,在這裏放牧肉牛可以幫助維護草甸,還可以偶遇白尾鷹和黑腹濱鷸。
©Priidu Saart
除了鳥類,瑪塔薩魯國家公園還致力於保護西愛沙尼亞特有的半自然棲息地,包括沿海和洪泛草甸、樹草共生草甸、蘆葦甸、小島和穆胡海峽文化遺產。
©Priidu Saart
瑪塔薩魯國家公園擁有波羅的海眾多國家裡唯一的歐洲委員會認證的歐洲保護區(European Diploma for Protected Areas),體現了國家公園在生物、地質和景觀方面的多樣性。同時,它也是赫爾辛基公約(HELCOM)穆胡保護區的一部分。2015年,歐洲國家公園聯盟向瑪塔薩魯國家公園頒發了可持續旅遊認證,使公園成為愛沙尼亞首個獲次殊榮的國家公園。
今年9月26日至10月2日期間到訪瑪塔薩魯國家公園的遊客們還可通過影像了解這個歐洲最大的鳥類棲息和保護地之一——瑪塔薩魯自然影像節。該節慶旨在介紹和表彰新的自然主題電影及其製作人,並以自然攝影展覽和研討會為特色。
卡魯拉國家公園Karula National Park
愛沙尼亞南部
湖光山色,綠意盎然
卡魯拉國家公園是愛沙尼亞年輕的國家公園——1993年才加入國家公園之列,從面積上來說也是最小的國家公園,僅123平方公裏。面積雖小,可也處處都是寶藏。
©Visit Estonia
卡魯拉國家公園的自然風光非常多樣。 在國家公園的北部,數千年的人類活動造就了這裏的半自然棲息地景觀。在這裏,人煙稀少的農場與田野、牧場、森林和湖泊相映成趣。國家公園區域內的大部分人口都集中在這裏。國家公園的南部則被鬱鬱蔥蔥的森林覆蓋,點綴着沼澤和湖泊。卡魯拉國家公園擁有愛沙尼亞東南部最大的森林群,超過 70% 的國家公園面積被森林覆蓋。
©Kaidi Joesalu
隨着冰川後退,多山的卡魯拉地區出現了許多湖泊,其中 38 個位於卡魯拉國家公園內,湖光山色,綠意盎然。這裏最大的湖泊是 Ähijärv 湖,面積達176公頃,湖岸線蜿蜒曲折。最深的是則是Savijärv 湖——深約18米。
阿魯塔古沙國家公園Alutaguse National Park
愛沙尼亞東北部
最新的愛沙尼亞國家公園
Alutaguse 國家公園是愛沙尼亞國家公園家族的最新成員,也是第六個國家公園,它位於愛沙尼亞東北部,佔地 43,000 公頃,覆蓋了愛沙尼亞最大的針葉林和沼澤以及愛沙尼亞最長的沙灘,自然景觀豐富多變,同時還保護着愛沙尼亞東北部的傳統文化。
©Karl Ander Adami
Alutaguse 的一些地標還包括 Peipus 湖北岸的 Smolnitsa 沙丘區、納爾瓦河(Narva River)和普哈圖(Puhatu)濕地——北歐最大的濕地之一。 在這裏,金鷹在築巢,西伯利亞鼯鼠和棕熊在林中漫遊。
©Remo Savisaar
一次前往愛沙尼亞的旅途,國家公園都一定要在你的旅行清單之上。純粹、寧靜、平和、原始、神秘、古老……這裡有豐富的自然旅遊資源值得探索。優美的景觀以及崇尚自然的綠色生活方式,使愛沙尼亞的國家公園成為自然愛好者的頂級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