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上海 > 正文

滬港澳台名家繪畫上海聯袂展

時間:2020-12-08 13:24:38來源:香港文匯報

(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帆)今年以來上海首場匯聚滬港澳台名家的大型畫展「日月同輝 華夏共美——2020滬港澳台繪畫聯展」11月18日在劉海粟美術館開幕。作為上海市對外文化交流協會多年主辦的一個傳統展覽和品牌項目,「滬港澳台繪畫聯展」自2009年起已連續舉辦十餘屆。今年,無懼疫情影響,共有85位藝術家的106幅作品參展,其中包括了香港參展畫家11位,澳門藝術家13位,台灣畫家11位。港澳畫家雖不能親臨現場,但均將拿手的大尺幅作品送來上海,表達對文化交流的支持。
 
本次展覽上海方面共徵集到約50名藝術家參展,大多數藝術家的作品都為今年最新創作。毫無疑問,疫情和抗疫成為大家最為關注的話題,畫家們也通過自己敏銳的雙眼和獨特的思考,將內地逆行而上、捨生忘死、萬眾一心、同舟共濟的全民抗疫精神融入到自己的作品裏面。
 
其中,有描寫疫情第一線醫護人員的故事,詮釋了人性的光芒以及對生命的尊重。也有繼續借景抒情和傳統的人物、風景作品,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謳歌和對人生的思考。
 
台灣名家悉數參展
 
來自台灣的藝術經紀人儲鈾是本次畫展唯一的境外代表,為了把台灣藝術家作品帶來上海,他提前半個多月就來到了上海,並經歷了14天隔離與核酸檢測,對於這樣高成本參展,他認為很值得。
 
儲鈾說,對於這樣一年一度的盛會,台灣畫家都非常期待,很多從去年就開始準備作品。無法來到現場很遺憾,但今年來參展的畫家藝術水平都不低,其中不乏高校藝術系的系主任、藝術院校的領軍人物和他們的弟子。而台灣畫家的作品也得到了現場上海藝術家的高度認可。德高望重的上海畫家汪觀清就表示,看到他們創作的黃山迎客松,立刻勾起了他對故鄉安徽的懷念,特別親切。而一些女藝術家的作品則貫穿着清靜和雅,中華傳統之美表現得淋漓盡致。
 
儲鈾也表示,藝術的融合可以跨越地域界限,也能打破大家的隔閡。期待滬港澳台的藝術家能夠繼續攜手邁進和創新,一起做中華文化融合的有力推手。
 
港澳作品尺幅最大
 
值得一提的是,在展館中徜徉不難發現,無法親臨現場的港澳藝術家,貢獻了全場幾乎所有的大尺幅作品和中國畫作品,且題材豐富多樣。如陳燕雲的《鯨躍》創造性地用水墨來表現鯨魚躍出海面的一刻。黃約翰的《中國夢之海上絲路傳奇》描繪了他對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思考;陳成球的《20105星塵系列》繼承了老師劉國松的風範,又有油畫的寫實肌理。他的同門李景民的《夜雨》則更具意象風格。張綺娜的《喜見藍》也很引人注目,古意的山水,濃墨繪出的天空有不經意的一線藍色,和老師陳成球的風格又截然不同。
 
澳門藝術家的作品則多給人大氣磅礴之感。趙維富的《武漢飄雪》,人比雪更顯著。司徒乃鐘的《雨荷》和歐耀南的《荷塘印象》主角相同風格迥異。李惠華的《靜靜湖光》和曾國明的《玉宇增輝》也是同為描繪山水,卻表達了不同的視角和思考。
 
藝術抗疫共渡難關
 
上海市對外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鄧曉賢表示,滬港澳台繪畫聯展自2009年舉辦以來,有力地推動了中國現代繪畫的國際視野和文化進程,使得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在海內外受到了廣泛關注。今年在這個特殊時期的聯展是一次極具歷史意義的線下展覽,滬港澳台的藝術家們都希望通過不同內容、形式和表現手法向大家積極傳達抗疫的正能量,眾志成城,攜手共進,共渡難關。
 
疫情無情人有情,在疫情可能與我們長期共存的情況下,如何盡可能地減少疫情影響,更好地肩負起文化藝術交流工作的藝術擔當和責任使命,是藝術家們都在探索的現實課題。此次藝術聯展參展藝術家及作品數遠超於往屆。也希望借此傳統品牌展覽的方式,能夠持續推進文化創新,增強文化自信,進一步加強滬、港、澳、台等地的文化交流互動,不斷推動我國多樣藝術的傳承、創新與發展。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