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神州风采 > 正文

港澳東南亞媒體中原行 探尋龍門石窟千年文化奇跡

時間:2024-04-04 18:34:00來源:大公網

「中國石刻藝術的最高峰」的龍門石窟(楚長城 攝)

  大公網訊(記者 楚長城)洛陽南郊,兩山對峙,伊水中流。2345個窟龕、近11萬尊佛像、2800多塊碑刻題記、近80座佛塔,蜂房燕窩般鑲嵌在東西兩側的香山和龍門山上,巍峨壯觀。這就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規模最大的石刻藝術寶庫,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中國石刻藝術的最高峰」的龍門石窟。

本次採風活動走進洛陽龍門石窟和龍門石窟研究院(楚長城 攝)

  適逢第 41 屆中國洛陽牡丹文化節,「2024港澳暨東南亞媒體中原行」大型繫列採風活動走進洛陽龍門石窟和龍門石窟研究院,來自香港、澳門以及東南亞的多家媒體記者圍繞「探尋龍門石窟千年文化奇跡」 主題, 探秘龍門石窟研究院書寫新時代石窟寺文化研究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挖掘、闡釋的的龍門答卷。 

龍門石窟像藝術精湛絕倫(楚長城 攝)

  龍門石窟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文化遺產,造像藝術精湛絕倫,藝術風格無與倫比,被譽為世界偉大的藝術寶庫。龍門石窟研究院肩負着龍門石窟文物保護、研究、弘揚的使命,着力構建保護體繫,着力健全保護機構,着力完善保護機制,着力築牢法治保障,着力推動文明互鑒,對標一流,守正創新,奮力書寫出新時代石窟寺文化研究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挖掘、闡釋的的龍門答卷。

龍門石窟研究院副院長王建華(楚長城 攝)

  龍門石窟研究院副院長王建華說,在數十年來龍門石窟保護研究的基礎上,該院結合新時代新形勢新要求,創新理念和工作方法,積極探索和構建石窟寺保護研究、傳承弘揚、展示利用的「龍門模式」,以「強化科研意識,深挖文化價值,做良心工程」為中心思想,更好指導各項工作,始終堅持「保護第一、加強管理、挖掘價值、有效利用,讓文物活起來」的文物工作方針,彰顯龍門特色,激發活力,為全國石窟寺保護利用工作提供更多「龍門經驗」和「龍門智慧」。

  近年來,龍門石窟研究院在三維數字化建設方面,立足高精度數據庫建設,助力石窟寺保護利用,尤其是根據龍門石窟窟龕造像殘損嚴重、精美造像流失海內外等情況,提出「友好合作、多軌並一、數據聚合、成果共享」的新理念,運用新技術,開創了新時代「數據聚合」的流散文物保護利用「龍門模式」。

「龍門石窟的「數字化」之旅最早可以追溯到2005年(楚長城 攝)

  「龍門石窟的「數字化」之旅最早可以追溯到2005年,當年與北京大學等單位開展的「龍門石窟三維數字化工程」,經過十幾年的現場掃描,現已完成80%以上窟龕的三維掃描工作。」龍門石窟研究院信息資料中心主任高俊蘋說。

  2021年起,龍門石窟研究院將三維數字技術運用於流散文物的尋探確定原位、虛擬複位研究展示中,根據流散文物的不同情況採取不同方式進行複位複原研究展示。目前通過三維數字技術,已完成火頂洞菩薩頭像等三件流失海外回歸文物、奉先寺北壁佛首等四件數字化回歸文物與石窟殘存造像的「身首合一」,並通過3D打印進行複位展示。「這不僅讓流失海外的文物得以『回家』,也讓公眾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龍門石窟的歷史文化內涵。」龍門石窟研究院信息資料中心負責人高俊蘋說。

門石窟研究院還致力於石窟的色彩複原工作(楚長城 攝)

  除了文物複位,龍門石窟研究院還致力於石窟的色彩複原工作。石窟中的壁畫和彩繪是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由於自然因素和人為破壞,石窟中的許多壁畫已經模糊不清。高俊蘋說:「目前,龍門石窟研究院利用科技考古和藝術再現等手段,成功完成了部分壁畫的色彩複原。如賓陽中洞窟頂藻井色彩複原項目,利用三維數字技術、科技考古、藝術再現等手段完成了賓陽中洞窟頂藻井的色彩複原。」

  如今,觀眾遊龍門石窟用手機對準殘缺佛像,通過AR技術,不僅可一覽完整造像,還能感受唐代最初時的芳華。

  王建華說,龍門石窟的數字化保護實踐不僅為流散文物保護開闢了新的路徑,也為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註入了新的活力。他們將繼續深化數字化保護工作,探索更多創新性的技術手段和應用場景。同時將加強與國內外相關機構的合作與交流,共同推動文化遺產保護事業的繁榮發展。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