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神州风采 > 正文

湖湘非遺 驚艷世界|慈利縣:用好「老手藝」 讓非遺「活起來」

時間:2023-10-25 17:07:57來源:張家界新聞網

  盤活本土非遺資源,挖掘非遺技能能人,不斷培育壯大非遺人才隊伍......近年來,湖南省慈利縣紮實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規範化、常態化、長效化,成效顯著,品牌響亮。 截至目前,該縣共有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近400項,列入資源清單257項,其中,代表性項目名錄國家級1項、省級4項、市級30項、縣級102項。

  政策保障賦力 聚焦人才培育

  慈利縣加強非遺人才隊伍梯隊建設,實施「匠心傳承計劃」,每年舉辦全縣非遺傳承人研修班和非遺管理人員培訓班,全縣非遺傳承人增至362人,青年非遺傳承人佔比12%。建立非遺名錄和傳承人檔案信息庫,指導、推薦各類非遺人才成功申報市級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34名。

  成立慈利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建立健全《慈利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慈利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申報制度》等12項制度,支持非遺保護工作規範開展。加強非遺保護民間組織建設,成立縣非物質文化遺產民間協會和研究會,推動非遺保護落地落實。以國家級非遺保護項目——板板龍燈為「龍頭」,組織開展板板龍燈鬧元宵、「抬毛菩薩」等「一鄉一品」非遺民俗活動,吸引群眾每年均在8萬人以上。

  市場運作賦效 註重品牌打造

  慈利縣深入開展非遺普查,收集整理38萬非遺文字、11冊書籍、1.6萬幅圖片、1860分鐘影音資料,探索「非遺+旅遊」「非遺+文創」「非遺+演藝」等文旅融合發展新路子,打造全新品牌。給平台。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搭建「硒有慈利」縣域公用品牌,推動岩泊渡紅薯粉絲傳統製作技藝、洞溪七姊妹剁辣椒製作技藝、牧羊衝甑蒸茶製作技藝、麥醬製作技藝、老棚古法造紙術等深受消費者青睞的產品,累計銷售額達8000萬元,接待遊客10萬人次,為非遺保護傳承打開廣闊發展空間。

  出精品。籌資120多萬元打造大型現代花燈戲《莫家寨》成為全市近30年來第一台登上省級舞台的本土原創大戲;《九子鞭舞》參加全國第九屆小荷風採少兒舞蹈比賽,獲銀河獎;擺手舞、土地戲、陽戲、漢戲、儺戲、漁鼓、三棒鼓、踩蓮船、慈利民歌、慈利山歌、快板、圍鼓、薅草鼓、吹木葉、舞龍、舞獅、九子鞭等非遺節目推陳出新。

  激活力。依託旅遊景點、旅遊項目向遊客推薦非遺項目,投資2000萬元建設杜心五自然門武術展覽館,打造「非遺養生之旅」「非遺研學之旅」「非遺體驗之旅」等新業態。張家界萬福溫泉納入湖南首批中醫藥康養旅遊精品線路和康養體驗基地,今年1-8月,共計接待遊客23.2萬人次,旅遊收入2151.3萬元。

  文化服務賦能 推動融合發展

  實施非遺人才校企聯合培養行動,成立「非遺傳承骨幹教師團隊」,定期開展非遺進校園活動,開展開設專業課程,傳授非遺知識,截至目前,全縣已創建「非遺」教育傳承試點校7個。

  慈利縣連續6年開展「文化走親·越走越親」區域文化交流活動,同時利用省少數民族文藝調演、省非遺展、省藝術節等重點活動,讓打硪號子、九子鞭、慈利山歌、慈利漁鼓、慈利漢戲、自然門武術等非遺項目得到更好展演展示,不斷擴大了全縣非遺文化的傳播力和影響力。堅持「送戲曲進鄉村•送書畫進萬家」1050場次,惠及群眾20萬餘人。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