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馮雷10月21日安陽報道】21日上午,第三屆中國(安陽)國際漢字大會在安陽文字博物館召開,來自美、德、法、意、俄、日、韓、泰等29個國家的70餘位外國知名漢學家、國內知名高校外國專家和留學生、國外華文教育機構代表和來自國內20余家大學、研究機構的210餘位國內文化文字專家學者和企事業代表參加了開幕式。大會上,來自塔吉克斯坦的小伙子(中文名字:雷鋒)(塔吉克名字:Ривоҷиддин 翻譯成漢語前進發展的意思)與塔吉克斯坦姑娘(中文名字百靈)(塔吉克名字:Шабнам Shabnam 翻譯成漢語的話就是 露珠)意外相逢,一見面喜出望外。
小伙子雷鋒,目前就讀于鄭州大學國際交流學院 國際關係專業,姑娘百靈目前就讀于華南師範大學國際文化學院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兩位年輕人都是23歲,在塔基克斯塔時相識於當地的孔子學院,當時共同學習漢語。2017年百靈到中國華南師範大學就讀,今年9月份雷鋒也來到河南鄭州大學就讀,其間3年多沒有聯繫,今天沒想到會因為漢字大會在安陽相見,姑娘百靈調皮的對記者說:「中國話,這都是緣分。」
問及兩人中文名字的由來時,雷鋒講,在塔吉克斯坦時,他曾在一家中國餐館工作,工作時了解到中國的雷鋒是一位樂于助人的人,就給自己起名中文名字叫雷鋒,希望自己也能做一個能幫助別人的人。百靈則說:「因為自己喜歡中國的民歌,而自己的嗓音特別美,所以中文老師就給她起名百靈,說她像百靈鳥一樣。」
據她們介紹,特別是近年來,中塔的交流越來越多,在塔吉克斯坦想學中文的人很多,她們要想到本國的孔子學院去學習中文,要提前2個月預約,預約上了每周也只有兩節課。
小伙子雷鋒希望自己畢業后做一個中塔文化交流的使者,去促進兩國的文化交流,並拿着手機給記者推介她們國家的風景及文化古蹟。姑娘百靈則說自己要回國當一名中文老師,來傳播中國文化,並笑着說:「請叫我白老師!」
今年是甲骨文發現120周年。漢字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根,幾千年來其音形意雖然不斷演進,但在發展上始終一脈相承,中華文明在此基礎上開花結果,枝繁葉茂,屹立於世界文明之林。漢字不僅僅是信息記錄符號,它承載着時代發展與民族融合的文化內涵,凝聚着海內外中華兒女共同的生命記憶。
歷史上,漢字作為中華文明的載體,曾傳播到東亞的許多鄰國,形成了共通的漢字文化圈。隨着「一帶一路」的推進,漢字更是成為人文交流的鑰匙,開啟外國朋友們認識、了解中國的大門。2013年起,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與河南省安陽市人民政府、中國文字博物館攜《漢字》國際展跨越山海,在亞洲、美洲、歐洲20余國巡迴展出,受到一致好評和熱烈反響。在此基礎上,兩年一度的漢字大會應運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