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旅資訊 > 正文

潛龍府邸晚清貴胄——京城六處醇王府\左遠波 文、圖

時間:2019-05-15 09:23:12來源:大公報

  奕譞(左)騎馬照

  清朝制度規定,皇子成年後就要離開紫禁城,前往皇帝賜給的府第獨立生活,稱為「分府」。皇室宗親實行「官邸制」,各級王府都屬於皇產,統歸皇宮內務府管理,按照不同的等級形制進行規劃修建。每位王爺一般只擁有一處府邸的使用權,爵位變化時另賜新府,原府邸則由內務府收繳。不過,晚清的醇親王奕譞卻是一個特例,北京城內的醇王府竟有四處之多,在京西還另有一座賜園和一處別墅。下面就結合現存的老照片,對這些王府略作解讀。

  太平湖 郡王府

  太平湖早已消失,它原是北京內城西南角的一片濕窪地帶,湖畔平流十傾,景色秀美。岸旁坐落着一座金碧輝煌的王府,這就是奕譞的第一座醇王府。這裏在清初曾是禮親王代善之孫喀爾楚渾貝勒的府邸,後改為乾隆第五子永琪的榮親王府。咸豐九年(公元一八五九年),時為醇郡王的奕譞分府出宮,並與福晉葉赫那拉氏成婚,其皇兄咸豐帝又將這裏賜給他居住。因奕譞在道光帝諸皇子中排行老七,此府又俗稱「七爺府」。

  

  王府坐北朝南,臨湖而建,平面呈不規則的長方形,主要建築分為中、東、西三路和西部花園。建造形制按照《大清會典》關於郡王府的規定,中路由南往北依次為:府門五間、宮門三間(兩側有至東西院的穿堂門)、正殿五間,其後還有啟門、神殿、後罩樓和家廟等。府門外有石獅、燈柱、拴馬樁、上馬石,門的對面有影壁。東西兩路相對隨意,各有六進院落。西側花園,假山疊嶂,草木葱蘢,環境幽雅,引太平湖水入園,並建有亭、榭、船塢等。

  奕譞的居所稱九思堂,其齋名「九思堂」即來源於此。同治十年六月二十八日(公元一八七一年八月十四日),他的次子載湉便出生於府中的槐蔭齋(一說清蔭齋),並在此生活了近四年。

  同治十三年(公元一八七四年),同治帝載淳崩逝,慈禧太后選擇載湉嗣位,年號光緒。按照清朝舊制,皇帝的出生地稱為「潛龍邸」,皇帝即位後當升為宮殿或任其閒置,他人不得長期居住。身為光緒帝生父的奕譞,當然要恪守祖制。在朝廷尚未另賜新府之前,在西單附近購買了一所寬敞的舊宅院,將其改建成別墅,命名為「適園」。

  奕譞去世後,原醇王府的前半部改建為醇親王祠,後半部仍作為潛龍邸。民國以來,曾有多所院校在此辦學,目前其主體部分仍為中央音樂學院校址。近年雖對部分幸存的老建築進行修葺,但昔日宏大的王府早已不復舊觀。

  西單 臨時王府

  適園位於北京西單商場迤北,奕譞於光緒五年(公元一八七九年)購得,兩年後改建完成。據奕譞在其《九思堂詩稿續編》自述:「衍聖公第,西北某宦舊園一區,結構頗雅,惜輾轉易主,日就荒蕪。西院與某廢宅毗連,瓦礫荊榛,無過問者。餘偶經此地,爰而購之,葺為別墅。」其園名的來歷則比較有趣:他在頹垣下發現一段殘石,上面刻有「適園說」數語,於是愛而珍之,嵌於新園東樓下的疊石之中。

  適園的主要建築有:頤壽堂及其東西二樓、退庵、風月雙清樓、罨畫軒、撫松草堂、修禊亭、問源亭、小幽趣處、陶廬、枕流、魚樂亭等。為了表達主人毫無野心,一心頤養天年,這些景點建築的命名,大都具有逍遙物外的含義。園內假山花木環抱,小橋流水潺潺,移步易景,宛若天然。既有豪門大宅的富麗恢弘,又具文人園林的雅致幽遠,時稱「舊都名園之最」。

  頤壽堂是適園的正堂,堂額出自奕譞的六兄、恭親王奕訢手筆,裏面則高懸同治皇帝親賜的「宣贊七德」匾額。堂內分上下兩層,東西次間分別設有戲台和觀戲處,裝修極其精緻。退庵是奕譞在園中會客的主要場所,係三開間北房,門楣上所懸匾額為貝子奕謨題寫。奕謨字心泉,嘉慶皇帝第五子綿愉之後,工詩文、善書法,適園中的匾額大都出自他的手筆。

  光緒七年新春,適園落成。奕譞的五兄惇親王奕誴、六兄恭親王奕訢,旋於正月初二日相約前來臨視。兄弟三人共度新春,奕譞欣然題詩一首:

  書齋不改講筵陳,卅六駒光荏苒頻。

  楓陛班聯循舊典,松窗兄弟話新春。

  花原無識剛如錦,園亦何佳只少塵。

  次第紀齡符大衍,九如吉語寸誠申。

  奕譞的九妹壽莊固倫公主也曾前來適園遊玩,她與奕譞及其福晉等人在退庵前廊下拍攝的一幅合影,至今保存完好。照片中的人物,左二坐者為醇王嫡福晉葉赫那拉氏、左四坐者為壽莊固倫公主、左五坐者為奕譞、右一站立者為側福晉劉佳氏。壽莊固倫公主,道光皇帝第九女,時人皆稱九公主,與醇親王系同母兄妹,二人感情甚好。根據奕譞詩稿自述,這幅合影當拍攝於光緒七年九月二十八日(公元一八八一年十一月十九日),這也是壽莊公主留下的唯一一幅照片。

  奕譞曾以養鹿自娛,他的一幅牽鹿照片應該就是在適園拍攝的。據奕譞自述,這隻鹿係一位都統所贈,他豢養了十年有餘,性情溫順而能解人意,「偶牽以照像,凝立如有知」,死後就掩埋在適園的奧如榭旁。照片上左右各有一方印鑒,左上方是奕譞渤海巡閱水師後鐫刻的「皇七子和碩醇親王渤澥乘風」,右上方則是「東朝御賜思合符契」。這種裝飾形式,與當時的「行樂圖」有異曲同工之妙。

  奕譞在適園的生活時間長達八年,直到光緒十五年(公元一八八九年),才搬到位於後海的新醇親王府。這期間的適園,也就成了過渡性的「醇王府」。宣統時期,攝政王載灃將適園贈與其弟載洵貝勒,於是這裏又成了洵貝勒府;清朝滅亡,載洵逐漸潦倒,於一九二九年將其變賣。其後,適園多次易主並改為他用,原有建築不斷拆除改建。如今,園林景觀早已蕩然無存,只有部分建築及院牆得以幸存,似乎還在靜靜地訴說着從前的往事。

  後海 親王府

  光緒十四年(公元一八八八年)九月初一日,時正值光緒皇帝大婚、親政前夕,奕譞不失時機地遞上一份《恭繳府邸折》,援引雍正帝即位後將潛邸雍王府升格雍和宮舊例,上繳自己的太平湖王府。慈禧太后允諾,命將舊府「升為宮殿」,另將原貝子毓橚府第賞給醇親王居住,並賞銀十萬兩由醇王自行修理。

  新王府位於後海北岸,為了區別於太平湖畔舊府,老北京人常把後海新府叫做「北府」,而把前者稱作「南府」。它在清初曾是大學士明珠的舊居,嘉慶年間轉到乾隆第十一子、成親王永瑆手中。永瑆曾按王府規制對其加以改建,貝子毓橚便是永瑆的曾孫。奕譞得到這所宅第之後,也投入了很大精力進行重修。由於資金入不敷出,慈禧又加賞修葺府第銀六萬兩。

  重修後的醇王府分為東、中、西三路,建有大門二重。在中路軸線上,二門內為銀安殿七間,東西各有配殿,再過一道門,就是神殿、後罩樓。這些建築遵循親王府規制,均使用綠琉璃瓦,脊吻獸,顯得威嚴莊重。東路建築物較少,設有祠堂和佛堂,東牆外另有一組馬廄。王府的活動中心主要在西路,那裏有兩重並列的院落,主要建築包括寶翰堂(親王的外客廳及大書房)、九思堂(親王居所)、思謙堂、任真堂(王子讀書處)等。正廳兩側都配有廂房,形成一座座四合院式格局;第一進院落,點綴有垂花門、屏門、角門和穿廊,顯得十分雅致。

  這次還特別重修了府邸西側的花園,並疏通了花園裏的水道,重整了戲台及其北面的樂壽堂、暢襟齋等建築,加上遊廊曲欄的隨意穿插和山石花木的巧妙點綴,整個花園更顯得格調清新,雍容華貴。

  不過,這座花費很大氣力修葺的新王府,奕譞自己並未能享用多久。他於五十歲壽辰即光緒十五年(公元一八八九年)九月二十一日前夕遷入北府,至次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病故,僅在此生活一年有餘。目前,醇王北府及花園分別為國家宗教局和宋慶齡故居等單位所佔用。

  中海 攝政王府

  奕譞死後,其子載灃襲封醇親王並成了醇王府的新主人。光緒三十三年正月十四日(公元一九○六年二月七日),載灃的長子溥儀誕生於這座王府的思謙堂。三年後,光緒帝病故,溥儀承襲大統,於是後海的醇王府又成了新的潛龍邸。

  宣統元年(公元一九○九年),清廷將中海西岸的一塊土地撥給載灃,用以修建一座新的醇王府。載灃時任監國攝政王,故又稱「攝政王府」。府址位於中南海西北角,慈禧太后曾打算在此修建新園林「集靈囿」,但一直沒有開工。新府工程耗銀二百零六萬兩,規制與後海王府基本相同,包括中路、東路、西一路、西二路和西花園。然而,王府尚未竣工,清朝即宣告覆亡。

  攝政王府原址現為國務院辦公區,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曾計劃對原建築落架大修,但發現品質低劣,地基鬆散,柱間裂縫,只得拆除。現僅存正門、正殿,西花園內的一座建築——周恩來總理居住過的西花廳,也得以保存。

  兩度潛龍,一朝攝政。醇王府在三十多年中,接連出了兩位皇帝,而後一個王朝便戛然而止。時也,運也!

  京西 醇王園宅

  除了城內的四座王府外,在京西海淀,醇親王還擁有一座「蔚秀園」和一座「退潛別墅」。

  蔚秀園是奕譞的賜園,位於今北京大學主校園西牆外,時人亦稱「海淀醇王府」。這裏初為圓明園附園,稱「含芳園」;道光十六年(公元一八三六年)賜予定郡王載銓,俗稱「定王園」;咸豐八年(公元一八五八年)轉賜醇親王奕譞,並御書「蔚秀園」。兩年後,遭英法聯軍洗劫,損毀嚴重。光緒年間,為了隨侍西太后在頤和園聽政,奕譞對蔚秀園進行重修。

  當時的蔚秀園佔地一百二十餘畝,湖水環繞,將園區分隔成東、中、北三個相對獨立的小島,島上分別有獨立的建築群。東部小島上立一石碑,上刻奕譞親筆所書「紫琳浸月」四字。奕譞對園中景色十分喜愛,經常於退朝後在此飲酒、賦詩。

  奕譞去世後,蔚秀園按慣例收歸內務府管理,宣統時期再次贈與載灃,民國時由燕京大學購入。如今,園中湖山、建築幾乎拆毀殆盡,即便在文獻中也難以看到全貌。

  退潛別墅即奕譞園寢之「陽宅」,在前文《潛龍府邸,顯赫王爺》(刊於四月十七日)中已有所介紹。那裏目前仍被一座療養院所佔用,內部建築雖然有所改建,但原有格局仍基本保存完好。

  (作者為歷史學者、故宮博物院研究室編審)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