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旅游推荐 > 正文

革命聖地 紅色延安

時間:2021-11-23 15:19:55來源:大公網

      「幾回回夢裡回延安,雙手摟定寶塔山」「楊家嶺的早晨,一片金色的陽光」……小學時,「延安」兩個字來源於課文,長大後又從故事中再次認識了這片革命聖地。神秘的窯洞和高亢的信天遊是對這座西北小城最深的印象。
 

  多年後,坐在紅秀《延安延安》的劇場裏,看着大屏幕上美國記者斯諾寫在《紅星照耀中國》裏的句子,心中萬分感慨,終於踏上了這片紅色的土地。到紅色中國去,到延安去。

  為什麼要到延安?延安究竟是什麼地方?延安是理想之城。抗日戰爭時期的愛國志士、救亡青年、革命軍人奔赴這片熱土,生產、生活、學習、戰鬥、戀愛,黃土高原上的小城從此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延安是革命之城,這裏既是紅軍長征勝利的落腳點,也是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贏得抗日戰爭勝利,進而奪取全國解放戰爭勝利的出發點。從1935年到1948年,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就在這裏生活和戰鬥了13個春秋,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

  到延安去!懷揣敬仰,追尋着革命先輩的足跡走近寶塔山,參觀革命紀念館、革命舊址,瞻仰棗園領袖舊居。王家坪,面積近4萬平米的革命紀念館廣場氣勢宏大,大門、兩翼門廊及門廳兩側的「窯洞牆」是陝北文化的藝術體現,彰顯了黃土高原革命老區的感召力。步槍、大刀、手榴彈、挎包、綁帶、繳獲的武器……一件件革命文物將大家的思緒拉入烽火硝煙的戰爭年代,大刀把上的紅綢暗紅濃郁,陳舊步槍上的痕跡斑斑,軍帽袖章整齊排列,將領們在前線陣地沉穩指揮、戰士們在戰場上浴血奮戰的激烈場面歷歷在目,向大家訴說著壯烈的革命崢嶸歲月。

  楊家嶺革命舊址是中共中央駐地舊址,位於延安市西北約3公裏的楊家嶺村。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毛澤東等中央領導和中央機關人員在此居住。在延安期間,中央機關搬了幾次家,每到一處,都第一時間深入駐地村民中,了解群眾疾苦。在楊家嶺,跟村民楊再忠交談中得知群眾吃水有困難時,動員中央機關的幹部幫助群眾修了裴莊水渠,全長10華裏,可灌溉1200畝土地,解決了群眾的用水問題。當地群眾為了表達感激之情,給這條水渠取名「幸福渠」。

  為了及時指導抗戰和中國革命的勝利,毛主席夜以繼日、廢寢忘食地工作,《毛澤東選集》四卷的159篇著作中,《論持久戰》《矛盾論》等92篇都在延安完成的。中央進駐延安後,將一莊園設為中央社會部駐地,改名「棗園」,在艱苦歲月裏,周恩來總理帶領大家積極參加大生產運動,紡的線被評為一等獎。他有一件皮大衣,冬天當大衣,下雨當雨衣,晚上當被子,被大家譽為「三用」大衣。現在,這件大衣整齊地疊放在紀念館的陳列櫃裏,靜靜向世人訴說著一位領導人的博大情懷。

  紅星送熱情、紅棗贈親人,在歌聲中,彷彿又回到了那炮火連天的歲月,回到那軍民一心、共度難關的大生產運動中,回到人民克服重重困難、奠定革命勝局的延安時期。人們愛上的是一座紅色的城,愛上的是城裡的「英雄」和「走過二萬五千裏長征的勇士」。當耳邊響起激昂的黃河大合唱,我的眼眶濕潤了,被這片孕育了新中國的熱土深深感動。

  寶塔山下,延河之畔,一座座普通的窯洞、一張張斑駁的座椅,一個個感人的故事,無不昭示着對理想的不懈追求、對人民的無限深情和對事業的執着忠誠。實事求是、理論聯繫實際,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延安不是一個貧瘠之地,而是精神的富有家園;延安不是一個普通的城鎮,是永遠閃耀光輝的英雄之城,延安更是一種指引,向著正確的方向堅定不移地前進。

  延安就是這樣一座去了就會收穫滿滿的城市。作為愛國主義、革命傳統、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這裏生動鮮明的紅色符號,能非同尋常地打動和鼓舞着人心。(文圖:米廣弘 大公網文旅頻道特約作者)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